核心提示
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中国新闻网10-10 22:55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大会)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
这份白皮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景记录
人民网10-11 08:3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肖聪聪、实习生刘凌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召开之际,8日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举措和成效。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加到1864只,朱鹮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白皮书通篇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景记录,助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保护与全球保护的良性互动。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互补充

白皮书指出,中国持续加大迁地保护力度,建立了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200个,保存植物2.3万余种;建立250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迁地保护的设施包括进行引种栽培保育的植物园(树木园),以及利用低温技术进行离体保存的种质(子)库。” 任海进一步解释道,迁地保护就是将植物种子、活植株或离体器官移到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中保存,使其避免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迁地保护不仅对于原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种群存续受到巨大威胁的物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在就地保护方面,白皮书指出,自2015年以来,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整合相关自然保护地划入国家公园范围。随着自然保护地建设的不断推进,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互补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中国还开展了20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这些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综合保育工作为人类恢复和利用生物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撑。”任海说。

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提高

白皮书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颁布实施生物安全法,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机制逐渐完善,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提高。

任海表示,为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我国于2016年成立了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和生物入侵专家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于 2020 年正式颁布。此外,针对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建立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防控灭除和监督管理。

白皮书介绍,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收集作物种质资源9.2万份,其中90%以上为新发现资源。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任海表示,农业农村部已经建立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及试验站系统和国家作物种质资源科技创新联盟。此外,多个省级政府也建立了相关的研究体系保护种质资源。

多年从事育种研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认为,优异的种质资源是种质创新的基础,只有保存好这些种质资源,我们才能进一步地去发掘有利的基因,有了优良的种质资源库,才能不断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白皮书指出,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

2019年5月联合国公布的全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75%的陆地环境,66%的海洋环境受到影响,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种正遭受灭绝的威胁。2020年9月18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了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GBO-5),报告指出,尽管在多个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自然界仍遭受着沉重打击,全球生物多样性情况仍日益恶化。

白皮书表示,中国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广泛协商、凝聚共识,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在任海看来,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中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促进相关公约协同增效;与此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共享绿色发展机遇。

“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过程中, 要转变过去就这个公约单独开展工作的模式。” 任海举例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严守三条控制线,不仅考虑了人类对地球空间的利用, 而且可以实现气候、生物多样性、荒漠化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履行国际公约要注重促进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约协同增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文化、科技等多种手段,其核心是提升国家水平的整体行动而非公约本身行动。在履约过程中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任海说。


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新闻网10-10 22:55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大会)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中新社昆明10月10日电 题: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丨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中国创新生态空间保护模式,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极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是中国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和生态保护模式,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生态保护红线: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这也是首次在全国性文件中提及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2017年《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土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更加完善。

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中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涵盖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覆盖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保护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中国打破行政区域界线,连通现有自然保护地,充分考虑重要生物地理单元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完整性,划定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其中,32个陆域优先区域总面积276.3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8.8%,对于有效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及其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保护红线:中国提出的原创性概念和生态保护模式

“为减缓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率,建立保护地体系被公认为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邹长新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2010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上,科学家们提出了应保护至少17%的陆地和内陆水域,以及至少10%的沿海和海洋区域。

邹长新说,著名保护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在2016年提出“半个地球”计划,即为了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需要保护一半的地球。然而,依靠现有保护地体系很难实现科学上提出的保护面积目标。

邹长新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创新性地扩大了保护地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传统保护地,而是统筹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脆弱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强调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从而实现对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邹长新强调,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和生态保护模式,就是将“红线”一词引入生态保护领域,实现加强生态保护、更好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目的。

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倡议,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15个精品案例。邹长新表示,近年来,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实践对国际社会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初步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技术方法成熟,配套的政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