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管理 > 正文

回望50年①~④ | “邓稼先对国家的贡献不亚于获

时间:2021-10-08 08:07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回望50年④ | “邓稼先对国家的贡献不亚于获得诺贝尔奖!”原创 人民政协网10月8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少时好友,结伴留学,一个成为了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回望50年①|百岁演讲,杨振宁披露了50年前与邓稼先的秘密往事……
人民政协报10月2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9月22日,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了一场名为“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的活动,庆祝杨振宁的百岁生日。

杨振宁在发言中特别提到了一个人——“两弹元勋”邓稼先,还披露了一段50年前与邓稼先的秘密往事。
“杨振宁先生讲到的这段故事,发生在1971年他第一次回国探亲的时候。”邓稼先的侄子,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回忆说,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美国报纸报道了这件事,还报道了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家名单,杨振宁注意到好友邓稼先的名字赫然在列。

“邓杨两家算是世交。邓稼先的父亲和杨振宁的父亲是多年好友,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杨振宁的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时,邓稼先的家就住对门,两家来往密切。杨振宁与邓稼先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又是同学。一直到杨振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两年后,邓稼先也考取了留美研究生,并在杨振宁的建议下,去普渡大学读研。”许进回忆道。
如杨振宁在百岁生日会发言中所说,当时美国报纸报道称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试验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又说美国女科学家寒春(Joan Hinton)帮助中国制造原子弹。中国的原子弹到底是不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面对各种“流言蜚语”,这些问题始终在杨振宁的心头。

“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探亲,就向周恩来总理请求会见邓稼先,周总理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安排他到邓稼先的家里与其见面,但见面时杨振宁先生只是很委婉地问邓稼先在哪里工作,并没有直接问出自己一心想求证的问题。”许进说,直至几周后杨振宁要乘坐飞机离开,才站在飞机舷梯旁,向来送行的邓稼先询问“中国的原子弹是否有美国人帮助研制”的问题。
“姑父当时参与中国原子弹的研制,要遵守保密纪律,不能透漏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尽管答案就在心里,但是也不能轻易答复杨振宁。”许进说,当时,姑父邓稼先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中央,周恩来总理亲自来电称,可以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
许进回忆说,姑父邓稼先马上写了一封长信并派专人送到上海,送到正在参加饯行晚宴的杨振宁的手中。第二天,杨振宁便将启程回到美国。

晚宴开始时,杨振宁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当得知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时,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用杨振宁自己描述的那样,他只好到洗手间去宣泄一下自己的感情。我想这可能是杨振宁心里压抑了40年的受屈辱、受压迫的感情,在这时爆发了。”许进说。
如许进所言,从杨振宁想要知道“中国的原子弹是不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这个细节当中,能感触到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殷切期望,还有一种明显的情感倾向。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71年,正好是40年。他赴美留学时,中国还是一个任人宰割、积贫积弱的国家,而现在,他看到的是一个独立自主、正在发展壮大的新中国。

“杨振宁先生在他的百岁生日会上讲的他与邓稼先的这段故事,既是对他和邓稼先50年深厚情谊的追忆,也是对伟大祖国的深情表白。”许进说。


回望50年② | 清华人必刷剧《马兰花开》,原来是因为他……
原创 人民政协网 10月3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有一部话剧,红遍清华校园,它的主题曲大家耳熟能详。

“清华人毕业前必做的100件事”中也提到了它,它就是由清华大学师生创作并排演,以纪念“两弹”元勋、清华校友邓稼先,颂扬老一辈科学家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话剧:《马兰花开》

为何是马兰?邓稼先的侄子、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为大家揭秘。
经过反复勘察讨论,1959年4月,共和国的首座核试验基地,选址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近“死亡之海”罗布泊西端的一片戈壁大漠。
“那个地方起初连名字也没有,地上只长着一些马兰草,所以大家就把那里叫做马兰。”

《马来花开》立足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宏大历史背景, 刻画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许进回忆说,话剧一开场便是少年的邓稼先和“邻居”杨振宁在圆明园里玩游戏,杨振宁捡到了一颗子弹,拿给邓稼先看。邓稼先说:“这肯定是八国联军留下的子弹,我长大了一定要造出世界上最厉害的子弹,看谁还敢欺负咱们中国人!”

童年经历了中国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人民沦为亡国奴的痛苦经历, “科技强国梦”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正如西南联大的校歌所唱,多年以后,两个少年各有建树一个成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成为核物理学家、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真正成为了时代的仁杰。

从1958年至1986年,28年间,我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其中有15次是邓稼先亲自指挥的100%获得成功。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28年,他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论文,除了组织,没有人知道他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
28年,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长期从事核试验工作,邓稼先的身体受到严重辐射。
1986年7月29日,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生命。

他的不朽英名,将永远闪耀在历史长河中;他的卓越功勋,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致敬: “共和国脊梁”!


回望50年③ | 杨振宁和邓稼先之间的“浪漫”,你读懂了吗?
人民政协报10月05日08:1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一封写自1971年的信,50年之后再次得到了回应。

那一年,邓稼先留给杨振宁一封信,信中希望他“在国外时能经常想到我们的祖国”,也希望与老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50年后,杨振宁发表百岁演讲时,再忆至交,再谈勉励,他坦言:“读懂了!”

两位世人瞩目的科学家间交流,用了这句充满诗意的话,有何深意?

“邓稼先先生和杨振宁先生的感情非常深厚。‘千里共同途’对两人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和嘱望。”邓稼先的侄子,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回忆道,用生命完成国家交予的核武器研制工作,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世人感动。

“姑姑许鹿希曾写过回忆邓稼先的文章,请杨振宁先生为《邓稼先传》作序。他在序的第一篇章第一段话就写到:‘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许进认为,这说明两人不只是在科学研究上“同途”,对中国富强起来的愿景亦是“同途”。

如许进所言,无论是当年邓稼先的文字书信,还是如今杨振宁的语言表达,读来、听来,都能感觉到有一股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贯穿始终。

这里既有科学救国的共同理想,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对于“隔空对话”中出现的“浪漫”之言,许进表示:“不意外!姑父的血液里有文化基因。”

许进介绍,邓稼先的六世祖邓石如潜心书法艺术,一生遍访海内外,是清乾嘉年间的书法、篆刻大师。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而父辈曾告诫他:“国弱,源于国家科技的落后,你长大以后要学科学。”姑父走上科学救国之路的出发点就是爱国。

“在他的骨子里,国学的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正是因为他的专注、敬业与无私,才能圆满完成国家交给他的艰巨的科学任务。”对于邓稼先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科学家的浪漫”,许进这样解读。

杨振宁50年后读懂的那句“千里共同途”,我们应该读懂什么?许进认为,这句“千里共同途”是两位科学巨擘一种朴素的理想与愿望,也是要让我们永远铭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的苦难,致敬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国家科技发展和教育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继往开来,振兴中华。

当前,“十四五”规划已开局,我国正从“全面小康”奔向“全面现代化”,“千里共同途”这句同心之语,应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


回望50年④ | “邓稼先对国家的贡献不亚于获得诺贝尔奖!”
原创 人民政协网10月8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少时好友,结伴留学,一个成为了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成为了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核物理学家,杨振宁和邓稼先的友谊跨越了半个世纪,也成为了世界科学界的美谈。

9月22日,杨振宁在百岁生日庆祝现场,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同途》为发言主题回应老友邓稼先50年前一封信时说:“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以后50年是合了你‘共同途’的途,我相信你也会满意。”

时间能给出一切答案,杨振宁用了50年的时间,真正验证了对老友的理解与懂得,两位科学巨人也实现了“共同途”。但是,也有不少人会问:如果当时选择留在美国继续钻研学术,邓稼先是不是也有机会同好友杨振宁一样获得诺贝尔奖?

“姑父邓稼先对国家的贡献不亚于获得诺贝尔奖!”邓稼先的侄子,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在做客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栏目时回应说。
在许进看来,诺贝尔奖是对世界范围内科学家成就的认可和鼓励,但姑父邓稼先早已将一生许国,甘愿默默无闻几十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对他一生最生动的写照。

“1950年8月,姑父邓稼先拿到博士毕业证书后的第9天,就从美国登上游船,和百余名爱国青年一道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许进表示,姑父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时年仅26岁,美国导师本来已经准备安排他去英国进修,可以说摆在他眼前的学术之路几乎是一片坦途,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到祖国。

“新中国需要人才,我学完以后一定回来!”许进说,这是邓稼先在出国前对自己的地下党同学所立下的誓言。从学校所在的芝加哥到登船的美国西海岸有3000多公里,也就是说,取得学位后,邓稼先几乎没有停留就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可见他归心似箭,早已做好了准备。
许进想起了杨振宁写给姑姑许鹿希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姑父能在学术取得成功的时候,放弃一切转而去做默默无闻却又惊天动地的事,这是我们这一代甚至下一代青年应该学习的。”许进认为,学习邓稼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完全地、毫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利益。

多年来耳濡目染,许进深受姑父邓稼先的影响,他经常到全国各地向青少年讲述邓稼先的故事。“无论是姑父邓稼先还是杨振宁先生,还是其他的科学家,他们牺牲小我,报效国家,就是为了我们一代人比一代人生活得更好。他们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许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