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科学 > 正文

深刻理解“人民”内涵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时间:2021-06-11 19:1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深刻理解“人民”内涵,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06-11 16:3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什么是人民?人民的概念人民是指作为社会基本成员主体的劳动群众。人民是对一个经济体认同并有归属感的人群...

深刻理解“人民”内涵,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06-11 16:3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什么是人民?人民的概念
人民是指作为社会基本成员主体的劳动群众。人民是对一个经济体认同并有归属感的人群集合,人指成年人。
人民与公民的联系: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种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为:含义不同、性质不同、范围不同。
1、含义不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
2、性质不同,人民是相对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3、范围不同,公民包括人民,还包括那些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近代以后,“人民”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往往与公民、国民等词混用,泛指社会的全体成员。当然,更多的是与“人民”一样,它们的意义变得十分模糊,在何种意义下使用,全看有权使用它的人当时的需要。

人民与公民、国民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反映了一定社会关系和人们在国家中的地位,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①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而公民或国民是个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它反映一定的法律关系。
②人民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而公民或国民指一国中所有具有该国国籍的人,不以其是否起进步作用为标志。
③人民是个集体概念,是众多人的集合体,任何个人都不能称为人民,而公民或国民则可用于单个人。

人民的定义:人民是对一个经济体认同并有归属感的人群集合,人指成年人。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人民主权理念里,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人民是集体名词,由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组成。
人民来自公民群体是参加政治活动社会人群,这些人群分为统治阶层和非统治阶层。"人民”一词古已有之。

近代以后,“人民”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往往与公民、国民等词混用,泛指社会的全体成员。当然,更多的是与“人民”一样,它们的意义变得十分模糊,在何种意义下使用,全看有权使用它的人当时的需要。
而在我国,根据毛泽东思想,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民这一概念才有了科学的和确定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其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
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内容。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且包括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因此,只有深刻理解“人民”内涵,才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在我国历史上,“人”与“民”最初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在春秋时期以前,“人”通常指上层统治者,“民”同“氓”,指下层被统治者。后来虽然有“民为邦本”“民为贵”等说法,但都是从如何巩固统治者地位的角度出发的,而不是把民视为国家社会的主人。直到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才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依据我国宪法,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就内涵而言,人民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是相对于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而言的,它反映的是一个政治概念。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道出了颠扑不破的深刻道理,也阐明了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人民是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也反复证明,一个政党也好,一个政权也好,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守人民立场,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延安革命根据地“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搞起来的”,只有凝聚民心民智民力,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彰显人民情怀,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体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出鲜明的人民立场。

人民是初心宗旨

坚守人民立场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牢记为民初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不忘初心,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是初心和宗旨,其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自始至终把人民作为党的根本依靠力量。1945年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就强调“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被写入七大党章总纲。
第二,强调服务的要求是“完全”“彻底”“全心全意”,突出了党必须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永远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第三,强调服务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候都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都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初心宗旨的深刻内涵。

人民是最大公约数

“人民”是一个集合体,这就要求治国理政时必须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协商,找到全社会意愿和人民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决策部署必须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反映民声、密切联系群众,真正做到“民之所欲聚之,民之所恶勿施”,真正体现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实践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寻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核心理念是公平正义、共同富裕。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然得到人民的响应和拥护,调动起全民推动发展的热情和力量,凝聚成强大的合力,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人民”范畴究竟何指
陈培永2019年01月21日08:38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人民”范畴究竟何指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屡屡提到“人民”,强调“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他更是提到了“人民”中的很多具体构成部分,比如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乃至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00后”、新市民、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甚至还提到一些具体的名字,比如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困难群众赵顺利、陈玉芳、陆奕和,以及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南仁东、林俊德、张超、王继才、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可见,在近2000字的新年贺词中,人民是绝对的主角。

人民不仅有具体构成部分,不仅是政治用语,还是个值得探究的学术范畴。人民究竟是什么?拙著《什么是人民、阶级及其他:以马克思的名义》,立足经典文本,结合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直面很多人思想观念的困惑,重新思考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主体”概念,其中就有“人民”这一概念。

从数量范畴、政治范畴、历史范畴三个维度理解“人民”

在对人民问题的思考中,人们很喜欢问,到底谁是人民?反对“人民”或对“人民”没有好感的人总认为,它只存在于理论想象或哲学建构中,纯粹是假想出来的或制造出来的意识形态话语,它在经验现实层面上其实就是指那些与精英相对的、在社会和政治上处于低级地位的大多数人。如果这就是人民的现实的话,成为人民或者作为人民的一员就不是多么光彩的事,人民必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力图摆脱的身份标识。我们不能只把人民放在意识形态话语中进行强调,必须对其内涵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确保其主体地位能够落实到现实社会层面上。

把握人民范畴,应该从它的几个属性或几个维度来切入:
人民首先是一个数量范畴,确实有人数多少的问题。我们说“一国之人民”,这里的人民是涵盖一个民族国家境内所有具有国籍的人,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是对特定空间中存在的人口的政治身份的认同。当然这种整体性在理论和现实中不可能包括所有人,只能理解成大多数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大多数人到底是多少人。人民概念拒斥“我就是人民”的说法。

人民还是一个政治范畴。人民是新的主权者,说明的是主权不是某个人的,它打破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君主和臣民、贵族和平民的区分,代表了历史进步的潮流、社会进步的方向。人民因此有一种属性,或有一种隐喻,它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人民也不是民众、平民,不是平庸的人群,不是受奴役、受剥削而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主体地位的人,它是具有积极能量的、代表历史进步潮流的人,必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阶级与阶层的集合。它排除了那些仍然幻想维系自己专制统治的逆历史潮流者,以及违背历史潮流、阻碍社会进步的“敌人”。人民打破了国民的劣根性、打破了臣民的隶属性。

人民还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的构成部分是不同的,是会发生变化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他也曾经区分过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不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能固化地、静止地看人民。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人民可能是平凡的、无个性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的集合,那正是社会落后的表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整体的社会成员素质的提升,少数精英与社会大众差距的缩小,每个人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自然不像施密特所说的是那种人群的集合。它有数量的问题,也有质量的问题。

就此而言,人民不仅仅是经验现实对人口观察的结果,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概念,指代一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人,而且还寄予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理想,它一开始是随着历史进步被建构出来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范畴,本身就有积极的、正向的价值预设,这是其他主体话语包括公民、市民话语所不能替代的。

人民表明的是一种新的政治主体的出现,一种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积极力量的出现

谈到人民范畴,必然要谈到人民主体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相信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是符合历史进步潮流的政治主张。但总有反对的观点认为,人民只是名义,其作为主体只可能出现在思想理论或意识形态中,不可能出现在客观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人民主体说”最终不过是论证现代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工具。

这当然是对“人民主体说”的误解。人民本身表明的是一种新的政治主体的出现,一种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积极力量的出现。只是,人民作为整体性概念并以大多数人的面目出现,主体地位不如某个执政党、某个精英人物那样容易显示出来,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人民无法实践主体的功能。

从现有的论述来看,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说明的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要改变世界,改变历史进程,思想家、政治家等英雄人物虽然起到一定作用,而且是很重要的作用,但归根结底,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也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里的人民主体地位是相对于英雄人物的主体地位而言的。

另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说明的是“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在现代国家中,人民自己统治自己,人民本身就是统治者或主权者,执政者或统治者只是受人民委托或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不能像在传统社会中被当成臣民、当成权力的作用对象来对待。这里的人民主体地位是相对于统治者或执政者的主体地位而言的。

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仅在理论上能得到合理的说明,而且在历史实践中也已经得到现实的呈现。正是人民主体的价值理念激发了普通民众的主体意识觉醒,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的主人公地位,积极参与到革命中,最终把人类社会从君主主权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到现在,人民主权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被认同,并在政治制度设计中被充分考虑,任何一个政治家都必须把人民作为政治价值主体,把人民立场作为基本政治立场,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政治追求方向。这是人民主体理论改变历史进程的有力证明。


附: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丨人民论坛
朱海豹 人民日报评论 5月12日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敢不敢斗争、能不能斗争,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试金石”。

  “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年轻干部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坚定斗争意志,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唯有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回首过往,无论是革命年代的硝烟弥漫、艰苦卓绝,还是建设岁月的一穷二白、筚路蓝缕;无论是面对滔天的洪水、肆虐的疫情,还是越过改革急流、攻克发展难题……每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敢于斗争、善战能胜,无疑是我们赓续传承的制胜法宝、精神密码。

  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无数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时刻豁得出来,战斗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前线;脱贫攻坚斗争艰苦卓绝,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实践充分证明,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是在大风大浪甚至惊涛骇浪中历练而来的,是在为民担当尽责的行动中激发出来的,是在一次次无惧挑战、迎难而上中熔铸而成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激发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应当注重从党史学习中获得启迪。当年兰考连年受灾,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焦裕禄同志就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专门召开会议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鼓舞大家的斗志和干劲。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尤须我们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历史经验中学习和掌握克敌制胜的法宝,用勇于战胜风险挑战的行动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争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我们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辉煌。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