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技创新发展 > 正文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之大变局及如何打造生力军

时间:2021-04-01 20:5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之大变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3月31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落下帷幕,未来的中美关系尤其是兩國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与冲突再次引发各界关注。中国...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之大变局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3月31日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落下帷幕,未来的中美关系尤其是兩國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与冲突再次引发各界关注。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近日表示,在新发展阶段,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才能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地开展科技合作。

形势逼人,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國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發表文章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

中国将把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意味着,2030年前,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到206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实现温室气体源的净排放为零。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近日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时表示,要实现这两大目标,当前的任务异常艰巨,主要是因为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仍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全面绿色转型的基础依然薄弱。科技创新将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发挥战略性作用。

中国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实现预期目标的周期短,由此也就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到的新要求。中国必须摒弃传统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利用科技创新来抑制煤电、钢铁、建材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唯有科技创新,才能让这些产业实现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从而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能源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总之,科技创新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绿色转型所涵盖的科技领域不仅包含能源,还涉及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生物科技、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

毫无疑问,“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全新的低碳发展转型战略,这是一场技术革新,倒逼中国的能源转型。这种转型需要决心,也需要庞大的资金和对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

来自海外的估算显示,:中美欧日都给出了碳中和时间表,四大经济体要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标共需投资约85万亿美元。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近日就表示,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必然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比如在煤炭产业占比较大的地区而言,要大量关闭煤炭、压缩产量,从而符合整个国家的发展需求,但对当地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同样既是机遇,也存在一定风险。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就表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等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同时,绿色转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一方面,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这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空间和传导渠道,扰动经济增速、生产率等变量,导致评估货币政策立场更为复杂。这是中国乃至全球在维护金融稳定、实施货币政策上面临的新课题。

眼下,一场全球加息潮似乎正在涌动。土耳其加息200个基点、巴西加息75个基点、俄罗斯加息25个基点……3月18日、19日两天,三国央行相继采取行动。除此以外,市场对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加息的预期正在上升。而通胀与资本外流风险是这些国家央行共同关注的因素。在此背景下,有机构进一步指出,全球加息周期已启动!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备受关注。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近日就表示,中国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主要表现为,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

分析认为,这表明,央行对目前的货币政策表现满意,政策在正常区间,不紧也不松,符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因此中国不会跟风加息。


薛澜: 如何打造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3月31日

薛教授对我国的科技政策有着深刻的研究,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怎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01.为什么突出强调科技自立自强?

薛澜: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这一表述是对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的深刻认识,也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路径的新思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突出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创新能力扎根中国,让中国创新的基石能够防范各种可能的外部风险,不会因为国际风云变幻而有所动摇。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的堵点和梗阻,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扫除创新障碍。

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还要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开放,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与国际同行竞争合作,科技的自立自强才能建立在国际先进水平之上。同时,只有坚持自立自强,才能保证中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开放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对话的能力。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

02如何打造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薛澜: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无论是应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还是催生发展新动能,都需要有一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国家队,还有行业创新领军企业等。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该有雄厚的创新能力的积累,能够针对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些难题和“卡脖子”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承担重任。

最近,新冠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让全国科技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显了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加强系统设计和顶层谋划,国家层面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布局,包括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队作用,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03.如何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薛澜: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是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基础研究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

我国的基础研究可以说有喜有忧。从产出来看,我国科技论文被引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科研人员总量全球最多,近年来也涌现出不少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但在最重要的原创性研究方面,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没有能够给基础研究的工作者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宽松和自由的学术氛围,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继续加大投入,同时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其次是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如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三是为科研人员营造适合创新创造的学术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评价机制,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让科研人员静心思考、潜心研究。这其中要注重给高校、科研院所充分自主权,让他们根据所在领域的特点来确定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评价和激励。

04.如何让企业成为真正创新主体?

薛澜: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里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但总体来看研发活动的投入依然不足,企业的基础研究更是少得可怜,中小企业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组建创新联合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鼓励创新龙头企业敢于在创新前沿的无人区和高风险领域加强合作,进行探索。同时,通过创新平台的搭建,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更加丰富的创新生态,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统筹行业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形成体系化、任务型的协同创新模式。

关于创新联合体的运行机制,要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在政策支持上,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05.科技攻关,谁来“揭榜挂帅”?

薛澜:“揭榜挂帅”是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主要针对当前一批制约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实行“揭榜挂帅”的办法,可以促使更多优秀科研团队脱颖而出。

传统的科研任务组织方式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形成固化资助结构。通过实施“揭榜挂帅”,可以带动一系列科研管理重大改革举措破题落地。在团队遴选方面,要以更加开放姿态选拔人才,打破科研“小圈子”;在资源配置方面,要从学术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将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落到实处;在考核评价方面,要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攻坚克难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从科技政策的角度来讲,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与生态。今后一个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还是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还是要围绕“人”来做文章。

像刚才提到的“揭榜挂帅”机制,就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尝试。另外还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更重要的则是加快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价值。


深入理解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
来源:04-01 10:35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针对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自身建设作出新的论述,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新的局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刻理解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对于更好把准方向、创新实践,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守正创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光芒。守正创新包括守正与创新两个方面。“正”即正道,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坚持按规律办事。创新即改变旧的、创造新的,“创”是指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认识和实践活动,其目标是“新”,即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概括而言,守正创新即把握事物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事物。

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事物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否遵循规律是创新活动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具有何种前途的决定因素。遵循规律,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事物,才能使事物在正道上实现新发展。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事物发展是不断由量变到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运动过程。创新意味着对“旧”的突破与超越,是发展的质变、飞跃形式。只有揭示新的历史条件下事物发展规律性,实现认识的飞跃,以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才能把事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守正创新充分揭示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方法。守正创新中的“新”,通过主体守正和有目的的创造而获得,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未来事物。因此,守正创新是指向未来、创造未来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认识而言,守正创新要求主体立足并超越现实,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运用创造性思维,预见事物诸多可能性并对其进行价值认识,进而选择合乎需要的可能性作为目标,观念性地创造事物的未来理想形态以及实现理想形态的未来实践模型。就实践而言,则是指在科学认识指导下,通过创造性实践,现实性地改变现存事物,促使事物走向并实现理想的未来结局。

其次,守正创新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是我们党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

从党的思想路线历史发展来看,其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相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而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练概括,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蕴含着守正创新的意义。

从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来看,它强调“实际”“实事”和“实践”,立足于“实”,着眼于“是”“真理”,要求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坚持“是从实来”“真从实来”,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践第一观点,体现守正要求;它强调“求是”“发展真理”,着力于“求”“发展”,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求事物发展规律,发现并试图接近真理,以新认识指导改造世界,体现创新要求。

最后,守正创新彰显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强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赋予守正创新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中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马克思主义之“正”,立足当代实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再认识”。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发人深省。对此,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守正创新之道,作出了明确回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作出分两个阶段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提出事关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的中国方案,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领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努力创造中国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总之,守正创新紧扣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新课题,将党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引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求幸福、民族求复兴的潮流,站在最广大人民这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永立潮头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