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因此,“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需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一)
科技是国之利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创新可以改变资源的组合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放大生产要素的效用;可以建立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新优势,提高产业、产品的竞争力;可以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实践证明,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无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还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利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有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一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突破,部分产业走在世界前列,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一方面,规模巨大的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技创新更加活跃,应用空间更加广阔;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产业等,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如,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是很强,良好科研生态还没有完全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依然不足,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基础研究仍然薄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为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需在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上下更大功夫。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必须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对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开辟我国发展的新空间。
(三)
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创新潜能,进一步催生新发展动能,就要在找准主攻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自主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坚持开放创新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其一,瞄准主攻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主攻方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科技创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既要抓紧推进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也要提前部署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
其二,优化资源配置。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于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只有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解决体系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
其三,推进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其四,建设人才队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释放科技队伍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
其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学合作战略,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
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指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更好释放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怎样形成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文章,与读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编 者
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矢志不渝推进科技创新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对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更高要求。放眼未来,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经济增长来说,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供给能力和潜在增长率。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快速提升的可能性,并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进行持续的科技创新,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是我国宏观经济能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必要条件。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如何提升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催生更多的产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与劳动边际效率的下降,是初始生产要素红利逐渐见顶的显现,而科技创新是阻止这一下降最有效的手段。与历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一样,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技术具有极强的通用性特征。因其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协同性,数字技术能深刻地影响参与生产的各种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方式提高经济总产出。
技术是基础科学规律发现的应用,科技创新高度依赖于深厚的基础科学积累。只有在基础科学上产生的核心技术发明、新产业和新理念,才能保证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边际产出保持在高位水平。将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科技创新驱动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的投入。现在,我国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尤其需要重视和培养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
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一大批既具有科研和原创能力,也能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科研实践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根本途径,而管理实践是将科技创新实践与中国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抓手,复合型人才的孕育需要复合培养体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既要对科学葆有好奇心,也要有“把需求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的敏感性,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才能有更高水平的原创成果,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要持续为经济注入动力,需要科技人才保持知识的更新频率,从而延长人才的创新生命周期。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应积极提供人才持续学习的机会,将基础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学习体系相结合,利用一流学术研究帮助创新人才维持理论前沿高度,并助力其将基础理论研究更好地应用到经济发展中。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才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附:
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独特支撑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创新型大学既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外在的重要联结纽带,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独特支撑。
从主体功能看,创新型大学具有引领性创新与创造性转化相结合的形态,通过建造科研体系、创新平台等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可以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体系化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从动力结构看,创新型大学具有创新与育人相联动的特征,通过“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发展,可以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集群化优势提供整体支撑;从生态系统看,创新型大学具有服务社会与全球开放相贯通的使命,通过深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优化与全球前沿创新突破,可以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网络化布局提供战略支点。积极探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可行路径。面向未来,创新型大学应在关键方向上实现更多引领性突破。
坚持拔尖筑峰,以顶天立地的创新参与重大科技任务攻关。既要加快推进从有到优的攀峰,产出更多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标志性成果,也要大力支持从无到有的筑峰,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作用。
坚持做强体系,以优质生态的营造促成创新能级的提升。既要完善办学体系,构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创新”等组织形式,也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创新资源的流动共享。
坚持交叉会聚,面向前沿科技领域推进学科融合创新。既要完善学科布局,推动信息、生命、物质等学科群会聚造峰,也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将一流学科资源精准导入到解决“卡脖子”问题中。
坚持创新迭代,在引领变革中驱动创新体系的效能提升。既要率先推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应用转化等范式转型,在“四个面向”中推进新型校地校企合作,也要打造更加紧密的高能级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
坚持数字治理,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既要以数字化撬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也要完善数据开放、信息联通、成果共享机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等链接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