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11:27 来源: 编辑:admin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各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观察新华社2022-12-01 22:26发表于北京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各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观察
新华社2022-12-01 22:26发表于北京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在一线采访看到,各地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初冬时节,寒风料峭。黄河宁夏吴忠段岸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调研组一行人或是拍照摄像,或是看图记录。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不久,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我们水利人要全力以赴,为这部法律落地实施做好准备。”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马建华说。
自治区水利厅依照黄河保护法规定,结合地方性法规立法要求,及时修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工程管理条例》,同时将《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章列入自治区2023年至2027年立法规划。
“下一步我们水利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黄河保护法开展工作,对标对表黄河保护法规定的‘硬任务’。”马建华表示,要围绕黄河保护法提出的新规定、新制度,做好相关立法、执法、普法全链条各环节工作,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法治中国的目标指引。如何让行政执法更规范、让群众更有法治获得感?
近年来,重庆加大医疗、教育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医保资金监管、托育机构规范运行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这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重庆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郭严祥表示,针对行政处罚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等问题,通过明确行使裁量权时应当综合衡量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等因素,强化对裁量行为执法监督,有利于行政执法更加公平合理,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社会的信心。
明晰执法权责边界、坚持前移监督关口、强化执法问题智能监测……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就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健全常态化责任追究机制作出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张克军说,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公安行政执法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细化行政办案以及行政管理各环节、各岗位执法责任,推进行政执法服务承诺制度化规范化。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11月10日,内蒙古包头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民警将正在办理的一起入室盗窃案的案卷通过电脑上传到内蒙古政法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检察官线上审核后“一键接收”,全程不到10分钟。
“通过这个平台,案件全部信息全程网上流转、共享和留痕,执法司法的每个环节都处于监督之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信息化建设工作处处长王颖罡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从“人工跑腿”到“数字流转”,司法机关深入探索以互联共享促进公开,以智能技术倒逼质效,将权力关进“数据笼子”。
公正,法治的生命线。案件办理质效不仅体现在“办没办”,更在于办得“好不好”。
当前,吉林省检察机关正在推进检察人员全员考核。“推动全员考核,就是要构建一整套目标管理体系,引导检察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吉林省人民检察院负责人说。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
吉林省检察院一方面制定了全省检察人员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等举措,另一方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法律专家、专业人士,专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对考评什么、怎么考评、如何促进落实司法责任制等进行整体谋划。通过以考促改、以考促优,不断发挥全员考核在落实司法责任制方面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
人民,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初心所在,也是衡量成效的关键标尺。
在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在立案庭不但可以立案,还可以在诉前调解专区进行非诉解纷申请,和平区人民法院为当事人提供了“家门口”“菜单化”的多元解纷选择。今年以来,已有3045件纠纷经过非诉解纷机制前端化解。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工作的核心关键词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智鑫说:“申请非诉解纷时,当事人可以先了解特邀调解组织擅长的领域,再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勾选匹配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日前,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西田村村委会会议室,一堂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暨普法宣传课让人印象深刻。
宣讲员平乡县中华路办事处丰州司法所所长马诗娟(右二)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西田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1月3日摄)。新华社发(王明明 摄)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部署新要求,宣讲员平乡县中华路办事处丰州司法所所长马诗娟的宣讲深入浅出。村委会成员和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围坐一起,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认真记录。
建设法治社会,基层工作是重点。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马诗娟说,作为一名基层法治宣传员,要带头学习、全面把握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当听党指挥的明白人、法治建设的主力军、普法守法的排头兵、和谐稳定的守护者。
在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借助“情、指、勤、督”一体化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民警正对各个路口及路段交通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12月1日,在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借助“情、指、勤、督”一体化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民警对各个路口及路段交通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新华社发(钟自增 摄)
“在全市实行绿波协调控制,既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也改善了群众驾驶出行体验。”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天宇介绍,近年来,滕州公安聚焦服务群众质量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大型主题展、参加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学习、结合分管工作进行交流发言……近日,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王洪明的学习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这对我们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王洪明认为,“身为法院领导干部和一名从事刑事审判的法官,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积极履职担当,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做严格公正司法的表率。”
附一:
中国共产党何以能领导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2 00:46发表于北京
■林进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价值的选择。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中国式现代化之“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以“实体”化,自觉运用好“两个结合”,从而掌握历史主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堪当如此重任,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永葆初心又善于学习、既善于运用国家权力办大事又注重让权力运行在法治轨道上、既自觉接受人民的民主监督又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历史的选择
自被西方现代化卷入之日起,中国在深受鸦片之害和被掠夺被奴役之苦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现代化之路,先是有洋务派的洋务运动,接着是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尔后是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但都无一例外失败了。对此,孙中山《在黄埔军官学校的告别演说》中就有过意味颇深的总结:“我们革命之失败,并不是被官僚武人打破的,完全是被平等、自由这两个思想打破的。革命思想既是由于平等、自由才发生,何以又再被平等、自由来打破呢?这个道理,从前毫不明白,由于近十几年来所发生的事实,便可以证明。”“从前革命之失败,是由于各位同志讲错了平等、自由。从今而后,要革命成功,便要各位同志改正从前的错误,结成一个大团体,牺牲个人的平等、自由,才能够达到目的。现在想要造成这种团体,便要有好党员。”
可见,好团体好党员之“好”就在于其超越了对个人利益的狭隘诉求,超越了欧美自由主义的狭隘眼界,而专注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可以说,孙中山的上述总结既是对其时中国政治的诊断,也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出路、对中国未来的诊断。中华民族复兴的出路、中国的未来关键在于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政党。
所幸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一个政治组织——集追求人民幸福生活、民族复兴、人类解放之大任于一身,既担负着作为共产党的一般使命,又担负起作为中国的共产党的特殊历史使命。因而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客观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准备了主体条件。
要建设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身就必须是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但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却注定是须经历一番“拆迁重建”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要能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就必须先行掌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权,而要实现这一步,中国共产党就必须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基于这一逻辑,中国共产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废除了旧政权、旧势力,还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重铸地基,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以“两个结合”为内在机理,掌握了历史主动
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一体的现代化,即以“两个结合”为其内在机理的现代化。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既回应了西方现代化危机、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保障,能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两个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展开的内在机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方法论上突出表现为以“两个结合”为指导。这一方法论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既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又立足于中国实际,并深深扎根于5000年中华文明,是坚持科学理论、扎根中国大地和体现文明自信的现代化。其次,马克思主义要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以中国具体实际为现实前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就当下中国而言,中国具体实际蕴涵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的历史方位”三个基本向度。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既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又根源于中华文化传统,这就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后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性精神的思想,能够传承、激活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文化根基、赓续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
正是以“两个结合”为内在机理,中国式现代化才具有基于中国国情的鲜明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领导,而且勇于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领导,而且勇于自我革命。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卓越方略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在党一以贯之的战略部署下,才能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其次,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效能。再次,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强调议行合一,实行民主集中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有坚持这一优势,才能更好地领航中国式现代化。最后,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新时代,只有把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始终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接受人民监督和勇于自我革命。首先,铸牢信念之魂、把稳中国式现代化之舵。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把稳、把好中国式现代化这艘巨轮之舵。其次,坚持人民监督,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监督,努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是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证。最后,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伟大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确保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立足新时代,只有继续坚持伟大自我革命,才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赢得未来。
中国式现代化恰如一艘从现代化的船坞中驶出的、经历史铸造而成的中华巨轮,如果说其基本配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它的操作系统就是“两个结合”的方法论,它的掌舵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领航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附二:
以高等教育“五个体系”建设支撑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12-02发表于北京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补齐教育短板、推进教育创新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支撑科教兴国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科学建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破立结合、以立促破,建立健全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为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改变以往重规模轻质量、重研究轻转化的评价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以教师和学生为双元评价主体,从教学质量、学习环境、学习结果等维度进行全方位评价,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着力点,统筹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与人格教育,树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价值导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科研评价新方向,让教师不受论文、奖项等数量的羁绊。构建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学科各专业探索实施“奖优退劣”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培育结构目标动态调整。
以服务需求为支撑,打造地域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鼓励高校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区域发展方向,围绕产业部署学科,打造与区域发展相契合的学科体系,构建特色鲜明、服务行业能力突出、契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学科专业群,推动“专业群—学科群—产业群”精准对接。着眼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探索建立以学科专业群为中心的灵活管理模式,以跨学科培养方式推动科研融合创新。以深化学科范式改革为契机,鼓励高校和企业双方或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推动行业特色高校精准化、尖端化发展,鼓励突出“高精尖缺”产业科技导向的高校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培养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建立健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深度捆绑融合的体制机制,促进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提升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以合作共享为基础,着力构架高等教育开放体系
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以畅通教育循环为着力点,从制度、观念及行动等多个层面打破传统办学方式的壁垒,推动区域高校开放合作发展。政府要通过政策保障和资源配置,引导不同优势的高校自愿合作、求同存异、共谋发展;高校之间要加强教学、科研等规章制度的共建共享,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实现学生联合培养、优质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协同,共创学校联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以产学研融合为突破,优化校企协同攻关创新体系
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打造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鼓励企业把人才培养环节前移,探索以校企“双导师制”深化产学研融合,促进“人才培养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鼓励高校与企业以共建产学研合作研究院等形式,打造校企创新联合体,校企协同攻关科技难题,促进“知识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转化。探索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以出资或出售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的机制,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鼓励高校创建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围绕重大科学问题、聚焦前沿核心技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指导。
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为标准,不断完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积极开展高校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走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师之路。统筹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责及师道,强化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加大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健全开放、协同、联动的教师发展体系,统筹规划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教师培训、教学观摩、教研交流等研修活动,鼓励教师科研创新,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6G创新成果发布!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10-02 07:06 发表于北京 6G网络架构、超维度天线等6G创新成果发布近日,由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今年以来引领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求进述评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8-02 23:44 发表于北京新华......
“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6-13 00:25 发表于北京新华社北京6月1......
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各地认真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①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4-20 07:38 发表于北京......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前进方向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6-06 00:......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述评》全文本刊编辑部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 2023-04-10 13:00 发表于北京百舸扬帆正当时......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04-05 21:25 发表于北京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黄河是中华民......
以科学理论引领 用科学理论武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述评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04-02 23:55......
凝心铸魂向复兴——写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之际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04-02 15:45 发表于北京新华社北京4月2日......
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共创开放繁荣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重要宣示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大正能量
11-06锚定“综合配套”,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四个维度看平安之深度,奋楫笃行海事司法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01-14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前进方向
06-06“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
06-13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之际
03-23瞭望|筑牢5G数字经济底座,发挥平台企业引领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