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技进步前沿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从一大到二十大:见证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

时间:2022-10-20 20:4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代表访谈 |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是说新语 求是网 2022-10-20 14:00 发表于北京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访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编者按...

代表访谈 |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

是说新语 求是网 2022-10-20 14:00 发表于北京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

——访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多国政党政要和各界人士致电致函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热烈祝贺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党的对外工作实际,求是网记者特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接受专访。


求是网记者: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您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认识和理解。

刘建超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气势磅礴,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充满历史使命感、理论厚重感、战略纵深感,是一份凝聚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期待、引领人类进步的历史性文献。

在谈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鼓舞了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党的二十大前我与非洲国家驻华使节集体会面时,他们表示,中国开辟了一条通往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的全新现代化道路,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备受鼓舞。今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上,许多政党认为,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开辟了光明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动实践,有力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面向未来,党的对外工作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实践,积极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与世界各国政党一道,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本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共同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共同拓展人类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求是网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请您谈谈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成就?

刘建超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对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展现新气象,我们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

我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外交议程,创新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等全球性政党对话,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等的最高层交往,配套机制性国际会议举办相关政党和民间交往活动,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的崇高风范。

我们紧紧围绕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各国政党和国际社会广泛深入介绍我们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就涉我发展和安全等问题开展坚决斗争,众多外国政党、智库、社会组织主动为我仗义执言;创新开展“政党+”交往,助推地方对外交流合作,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我们紧紧围绕构建全球伙伴关系,不断拓展深化同世界各国政党、政治组织等友好交往,努力扩大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以新型政党关系助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通过政党间协商合作促进国家间协调合作。

我们紧紧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众多外国政党分享防控疫情的做法经验,携手各国政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广泛落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汇聚智慧和力量。
求是网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请您谈谈如何理解这种变化及其对党的对外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刘建超代表: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格局、全球发展格局、世界政党格局等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进党的对外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最大的机遇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日益走近世界政党舞台中央。近年来,随着世界“向东看”,各国求和平、谋发展和政党探索发展道路、寻求治理模式的大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渴望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们通过对外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有关国家政党加强交流互鉴。同时,当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外国政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日益期待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携手各国政党引领方向、凝聚共识、共克时艰,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党的对外工作面临着更加广阔的空间,也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人类社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回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个别国家和部分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煽动意识形态对立,将矛头指向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执政党。党的对外工作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求是网记者: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党政要关注中国共产党,渴望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您觉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有如此强的吸引力?

刘建超代表:近年来,在外国政党政要中掀起一波“中共热”,彰显出我们党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方向指引,也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外国政党政要在高度评价的同时,参考借鉴的愿望显著上升,我们积极回应呼声,系统深入介绍,引发强烈共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产生了充分的说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些举世瞩目、无可辩驳的重大成就吸引着外国政党积极探寻中国共产党成功秘诀,不断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和认同。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产生了深厚的亲和力。中国共产党坚持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同一切愿与我们党交往的外国政党建立和发展关系,秉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精神同外国政党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我们尊重每个国家和政党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不“输出”中国模式,不要求别的国家和政党“复制”我们的做法。我们高度重视外国政党治党治国经验,积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展现出谦和包容的大国大党风范,越来越多的政党愿同我们交往交流交心。
求是网记者:请您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谈谈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对外工作的重点任务。

刘建超代表:中联部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履行党的对外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近期,我们将积极回应外国政党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待,举办高层次对话活动、专题宣介会,派出团组通报宣介,并结合双多边党际活动等广泛介绍党的二十大精神。

我们将继续用好地方专题宣介会等平台和品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系统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持续增进国际社会的认知、理解和认同。

我们将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发挥党的对外工作特色优势,坚定维护我核心利益,并通过政党对话机制等与相关国家深化沟通、增信释疑,加强政策对接,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我们将继续发挥党的对外工作大协同优势,巩固深化政党外交、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以夯实完善全球政党伙伴关系助力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继续深化“政党+”交流与务实合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同各国政党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从一大到二十大:见证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0-20 14:22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十大也正在胜利召开。通过对历史上党代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共有12人,代表了全国50余名党员。另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以及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亦出席了会议。党的一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组党的问题。会议确定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党名,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神经中枢。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党的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党的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大会通过的宣言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二大指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

党的三大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党的三大作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的决定。同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党的四大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党的四大对中国社会各主要阶级的政治态度作了分析,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由此,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四大还提出了工农联盟的问题,认为必须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才能取得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革命成功。

党的五大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党的五大是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召开的,虽然再次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但对于如何改造国民政府,改造国民党,掌握政权、党权,建立和扩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紧要问题,均未作出切实的回答。一些问题陷入了空谈,一些问题继续了过去的右倾错误。五大的历史遗憾在于:它虽然已经意识到右倾错误的危害,却拿不出纠正这种错误的具体办法。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党的六大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这也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有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代表84人,六大召开时没有准确的党员统计数字。党的六大正确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现时的形势,一般说来是没有广泛的群众的革命高潮,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不是进攻,不是普遍地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党的六大虽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但总体来说,它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左”倾盲动错误,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对中国革命的复兴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党的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国121万名党员。党的七大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纲领,并在党的文件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七大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作了高度评价,并且指出: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有了自己伟大领袖的党。这个领袖,就是我们党和现代中国革命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毛泽东同志。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七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

(二)

党的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着全国1073万名党员。这次大会提出和初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党的八大强调: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有创造精神的。

党的九大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系统化、合法化,提高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这次会议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党的十大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从总的方面看,党的十大不论是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还是组织路线上,都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党的十一大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一大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次大会没有承担起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实现历史转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三)

党的十二大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600人,候补代表149人,代表着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这一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二大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还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方针。自这次大会起,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党的十三大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作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三大另一个重大贡献,是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着全国51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着全国58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大会强调,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党的十五大规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着全国6600多万名党员。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奋斗历程与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会一致同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党的十六大强调: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这个时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着全国7300多万名党员。大会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党的十七大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四)

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82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了新的部署。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而载入史册。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代表全国8900多万名党员。大会高度评价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应出席的正式代表2296人,特邀代表83人,共2379人,大会实到2340人。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共分15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十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从现在开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每一次党代会都将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大会后的一中全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人选,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新的理论观点和新论断的提出,对党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分别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使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在科学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