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技进步前沿 > 正文

为和平发展尽力  为团结进步担当 ——王毅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演讲

时间:2022-09-25 17:26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国已决定启动!@央视军事等 环球网 2022-09-25 14:26 发表于陕西中国启动批准《枪支议定书》国内法律程序24日,王毅出席第77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表演讲时宣布,中国已启动批准《枪支议定...

中国已决定启动!

@央视军事等 环球网 2022-09-25 14:26 发表于陕西

中国启动批准《枪支议定书国内法律程序

24日,王毅出席第77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表演讲时宣布,中国已启动批准《枪支议定书》的相关国内法律程序。


这是中方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积极举措,体现了中方支持多边主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决心。

番外


为和平发展尽力  为团结进步担当


——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 王毅


(2022年9月24日,纽约)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国际安全形势持续不靖,全球经济复苏脆弱曲折,各种风险危机层出不穷。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各国人民求进步、促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


如何回应时代的要求,把握历史的潮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主张坚定而明确:


第一,要和平,不要战乱。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和平是一切美好未来的前提,也是各国共同安全的基础。动荡战乱如同打开潘多拉盒子,挑动代理人战争极易反噬自身,追求自身绝对安全必然损害全球战略稳定。我们要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


第二,要发展,不要贫困。发展是破解各种难题、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维护各国正当发展权利,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


第三,要开放,不要封闭。习近平主席指出,开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搞保护主义只会作茧自缚,断链脱钩必将损人害己。我们要倡导开放包容,拆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藩篱壁垒,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第四,要合作,不要对抗。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最强大的力量是齐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同舟共济,最光明的前景是合作共赢。国与国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和分歧,但应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增进相互了解。要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共同抵制集团政治,共同反对阵营对抗。


第五,要团结,不要分裂。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永续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多彩的文明,人类的现代化应当兼容多样的道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制度差异不应成为制造分裂的理由,民主和人权更不应被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我们应摒弃意识形态划线,团结起来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第六,要公平,不要霸凌。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联合国宪章首要原则。国际大事要由各国共同参与,国际规则要由各国共同制定。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也不应动辄以实力地位霸凌其它主权国家。我们要积极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定站在团结合作一边,站在时代潮流一边,站在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一边。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我们积极推进国际和平事业,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和维和摊款国。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五核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是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的国家。


面对当今各种安全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我们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已成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每年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达到30%左右。中国模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10年实现议程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南南合作,主动成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向160多个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发展援助,也是二十国集团中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缓债金额最大的成员国。


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大上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吹响了重新聚焦发展的“集合号”,呼吁国际社会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前不久,习近平主席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就落实倡议宣布了数十项重大务实举措,为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强劲动力。本届联大期间,中方主持召开“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为推进倡议汇聚新的共识。中国发展的快车奔驰向前,将继续为世界增长提供动能,为各国人民增添福祉。


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历来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国全方位参与多边事务,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对外缔结超过2.7万项双边条约,认真履行自身国际义务。中国始终遵循《世界人权宣言》,驰而不息保障和加强中国的人权事业,同时坚决反对人权政治化图谋,推动国际人权合作的健康发展。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永远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我们对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取得的快速进步感到由衷高兴,将继续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纾困解难,全力支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国际多边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更加团结起来,发出正义呼声,成为推进发展合作、维护公平正义的中流砥柱。


中国始终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全力推动和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尽己所能提供抗疫物资、分享防疫经验,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


面对困扰世界的发展难题,习近平主席倡导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中方已同世界上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还创建了亚投行、丝路基金,打造了最具广泛性和包容性以及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面对各国在数据安全上的共同关切,我们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制定全球数字安全规则提供借鉴。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方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宣布富有雄心的“双碳”目标,推动落实《巴黎协定》,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四分之一,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付出不懈努力。


面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中国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今年以来,已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1.5万多吨紧急人道粮援。


中国始终是热点问题的斡旋者。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努力探索和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前提下,根据当事国意愿和需要,建设性参与热点问题解决,以劝和促谈为主要方式,以公平务实为主要态度,以标本兼治为主要思路。


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当务之急是劝和促谈,治本之策是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我们呼吁各方抑制危机外溢效应,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正义已经迟到,但绝不能缺席。“两国方案”是公道正义的底线,必须坚守。中国一如既往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


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要正本清源,坚持“双轨并进”和“分阶段、同步走”,共同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阿富汗正处在由乱及治的关键时期。包容建政、温和施政是方向,恢复经济、改善民生是根本,坚决打恐、融入地区是重点。


少数国家滥施单边制裁、切断发展援助、冻结他国合法资产的错误做法必须纠正。中国坚定支持古巴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和封锁的正义斗争。


全球枪支泛滥问题日趋严重。我愿在此宣布,中国已决定启动联合国《枪支议定书》的国内批准程序,将为加强全球枪支管控合作、消弭安全赤字作出新的贡献。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全体中华儿女追求祖国统一的努力也从未停止。


70多年前,《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这构成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51年前,正是在这座庄严的大厅里,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将台湾当局“代表”从其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美国等少数国家为保留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而提出的所谓的“双重代表权”提案成为废纸一张。联大第2758号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以及国际机构中的代表权问题,也彻底封堵了任何人、任何国家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空间。


一个中国原则业已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181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时均承认和接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在维护自身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在真正维护台海的和平稳定,维护不干涉内政这一发展中国家安身立命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国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而为达成这一目的,就必须以最坚定决心打击“台独”分裂活动,以最有力举措排除外部势力干涉。只有依法坚决制止分裂,两岸和平统一才有现实基础;只有国家实现完全统一,台海才能真正迎来持久和平。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都必将遭到中国人民一致反对,任何试图阻挡中国统一大业的行径都必将被历史车轮碾碎。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十年,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实现历史性跨越、为国际社会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十年。


中国正在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14亿人民的团结奋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发展的趋势长期向好,中国进步的前景更加光明,中国奇迹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大踏步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所追求的道路,是和平发展而不是掠夺殖民,是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是竭泽而渔。我们将继续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中国贡献。


下个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将秉持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擘画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和平发展尽力,为团结进步担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多国代表等候中方代表团,背后是人心所向

 社评 环球网 2022-09-25 23:55 发表于陕西
本周,随着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拉开帷幕,相关外交活动也在纽约密集登场。联大每年都开,但今年显得格外特殊。在地缘政治斗争空前激烈、世界经济面临衰退这样一个历史性关口,中国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会作出什么表态、拿出什么表现?世界高度关注和期待,中国的外交官也以一系列旋风般的活动和高质量对话,回应了这种期待。

在过去一周,中方接连进行了40多场双多边活动,有人说中方代表团可能是此次联大会议期间最忙碌的代表团之一。我们都知道,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国家间特别是大国之间保持沟通和互动就越重要。中国更积极、更主动的外交,在实际推动着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可以说,中国外交在所有大国中是最具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就中方如何回应时代的要求,把握历史的潮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提出了六点主张,要和平,不要战乱;要发展,不要贫困;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公平,不要霸凌。这六点主张,清晰阐明了中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


这六点主张引起各国代表怎样的反应?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细节是,一般性辩论结束后,会场外,许多国家代表等候和中方代表团握手交流,表达对中国倡议的支持和认可。而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王毅发表演讲后,一些美西方舆论主动“对号入座”,自认演讲中“挑动代理人战争极易反噬自身”“搞保护主义只会作茧自缚”等表述指的就是美国。


这些美西方舆论对“作茧自缚”者很有自知之明的主动认领,与更多国家代表在会后自发等待中方代表团之间,有一条深刻的内在因果链:个别大国把国际公共议题当作他们手掌中的溜溜球,把国际舞台当作自家开办的卡拉OK厅,其他国家不愿受其摆布很久了。


3年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声称,未来不属于“全球化主义者”,同时还坚称美国将永远不会批准联合国《武器贸易条约》。3年后在同一地点,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呼吁“捍卫联合国宪章”,并提倡“对一个自由、开放、安全和繁荣的世界的愿景”。在独立自主已深入人心的今天,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除了最铁杆的几个盟友外,能有多少主权国家心甘情愿跟随美国利益的指挥棒今天指东打东、明天指西打西?


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不能被个别国家的自私议题带偏;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不能被小圈子的狭隘利益代替。这个时代的核心议题,既不是所谓“民主与威权的对决”,也不是被刻意强化的集团政治、阵营对抗,而是全球发展与全球安全。中方的主张之所以引发普遍共鸣,就在于把大家真正想说的话旗帜鲜明地说了出来;我们的朋友圈之所以不断扩大,就在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


即便中国的立场如此明确而坚定,还是有人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个别国家和一些政客频频表达“困惑”,无非就是在俄乌冲突中,中国没有被迫“选边站队”,没有屈从“无耻施压”,没有按照他们设计好的剧本出演。我们只能认为,这种“困惑”是装出来的,今天对这个感到“困惑”,明天对那个表达“困惑”,无非是想制造、利用国际舆论抹黑中国形象,同时为西方的对外攻击行为寻找正当性和合理性。但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怎么可能随之起舞?同时我们也相信,明白人在国际社会占主流。


人们注意到,中方在此次联大上,再次阐明对台湾问题的严正立场,“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都必将遭到中国人民一致反对,任何试图阻挡中国统一大业的行径都必将被历史车轮碾碎。”中国外交对所有求和平、求合作、求团结的朋友,历来都是拂面春风;但对挑衅、损害我核心利益的势力,也一定会金刚怒目。这两种鲜明态度,也是中国确定性的组成部分。(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多国代表等候中方代表团,背后是人心所向)



第77届联大辩论落幕:型塑联合国,中国任重道远

2022-09-26 17:1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9月26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落下帷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外长带领的外交团队在本次大会的各种双边和多边场合广交朋友、增信释疑,同时也展现出中国对联合国及其代表的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


古特雷斯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后,习近平主席就在接待其来访时强调,坚定支持古特雷斯履行秘书长职责,“做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多边主义的坚定践行者,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几年来,中方全面遵守了对古特雷斯秘书长的承诺,对联合国的坚定支持从财政贡献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是联合国向会员国摊派的两项主要经费,前者维持联合国的日常运作,后者则为联合国在全球开展的维和行动提供经费。由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额外分担维和经费,所以中国维和经费分摊比例通常高于常规预算。近年来中国两项经费的摊派比例增长非常快。2015年12月,第70届联大批准了2016-2018年会费新的分摊比例。中国承担的常规预算比例由5.148%上升至7.921%,位居世界第三位;2019-2021年的预算分配方案又将中国的分摊比例升至12.01%,超过日本。去年12月,第七十六届联大会议通过新的三年会费分摊方案,2022-2024年中国承担的比例再次飙升,变为15.25%,仅次于美国的22%。三次调整,间隔6年,就将中国的会费比例翻番。过去20年里,比额增长了10倍。


维和经费的增速也是如此。1997年之前,中国维和摊费比例一直维持在1%以下。此后比例缓慢增加,2007年超过了3%。2013年开始突飞猛进,一举由此前的3.9%飙升到6.6%,三年后又升至10%,2019-2021年的比例变为15%。2021年12月,联大通过的新分摊方案将中国2022-2024年承担的比例再度调整为18.68%。由于承担比例高于常规预算,维和开支又比后者大,因而维和经费成为中国在联合国摊费中最大的一块,财务负担不轻。目前中国的摊费比例仅次于美国的26%,美国的比例在调低,而中国的比例则大幅增加。


为支持联合国各机构的日常运作,除了按时、足额缴纳常规费用摊派,中国近些年加大对联合国各附属机构和专门机构的捐助。2020年,为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捐款共计5000万美元。2021年,中国又决定向世界卫生组织等推动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此外,2020年3月联合国启动全球人道主义协同应对计划后,中国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中国还与联合国共同设立了专项基金,比如2016年,中国与联合国签约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2008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3000万美元,设立了中国–联合国南南合作信托基金,2015年和2020年又分别注入5000万美元。


影响力和塑造力赶不上财政贡献


不过,中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和塑造力尚不能匹配中国对联合国显著增长的财政贡献。


这种不匹配有历史原因,中国虽然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但直到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才重返联合国。在重返联合国的头几年,中国偏重于政治安全事务,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参与度不高,对联合国的认识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安理会就重大问题表决时采取回避态度,最初5年不投票率高达29%。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新主题,对外战略全面调整,中国对联合国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联合国成为中国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中国通过联合国这一多边舞台,更加积极地参与多边事务。1980年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1983年加入国际劳工组织、世界旅游组织;1984年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在维和、裁军和人权领域,中国也改变了之前的政策。1983年中国开始派驻专职裁军事务大使常驻日内瓦,1986年10月,首次在联大单独提出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裁军提案。1981年中国投票支持延长塞浦路斯的维和行动期限,1982年开始接受联合国维和行动费用摊派,1988年正式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并于次年派遣军事观察员参加在纳米比亚的维和行动。人权问题也不再回避,1979年起中国连续三年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人权委员会会议,1981年正式当选该委员会的成员国。


改变联合国非短期之功


除了历史原因,中国对联合国影响力和塑造力欠缺主要源于三大结构性不足:人员结构、议程设定职权分配和观念结构。在人员结构方面,目前中国在联合国秘书处及联合国附属各方案、基金和专门机构的国际职员数量都严重不足。据联合国的报告,当前联合国系统有中国籍雇员1336人,占总人数的2.31%,其中多数还是语言类职员。与之相比,美国雇员占比9.4%,法国占比7.60%。


近些年,为改变国际职员比例较低现象,中国高校纷纷设立了国际事务、国际组织等专业和学院,加大国际公务员的培养和培训。越来越多的中国官员被选派或竞选联合国系统的领导人和高级管理职位。


在高峰时期,中国官员执掌联合国15个专门机构中的四个,随着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柳芳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去年先后离任,目前还有两个专门机构由中国人担任领导: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2015年1月至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2019年8月至今)。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竞选,来自中国的王彬颖担任副总干事十余年,本来极有可能胜出,美国却大力干预,最终落选。


在议程设定职权分配和观念结构领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处于先天不利地位。以安理会为例,除少数例外,安理会有关冲突议题的文件起草工作一直由所谓“P3国家”——法国、英国和美国操控,它们被称为“持笔国(penholder)”。这项制度在2008-2009年前后发展起来,最初是为了便利安理会在特定国家、地区或专题议题磋商,增加安理会在特定安全事务中观点和立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持笔国”制度显然强化了三国在安全议题上的主导地位,特别是便利了三国将自己偏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塞进草案。比如将“人权”纳入联合国开展的维和行动,包括赋予维和特派团监测所在国的人权状况、主动保护人权等职能。此举导致维和特派团任务繁重,在南苏丹、马里、刚果(金)等地,这一职能显著恶化了其与所在国的关系。


近些年,中国开始主动出击,将自己的议题和观念输入到联合国系统。“一带一路”、“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越来越多的中国概念被带进联合国的会议和文件,成为推进合作的新概念平台。比如联合国秘书处、大会、经社理事会、开发署等方案与基金、各专门机构等密切参与“一带一路”,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议程”的政策对接、发展援助、项目规划等方面广泛合作。“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后,今年1月中方在联合国发起成立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目前已经发展到60多国。9月20日,王毅外长在纽约主持了该小组的部长级会议,就发展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推进了小组的机制化发展,并宣布落实“2030年议程”的七大行动。这些议题和观念既凝聚着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又成为中国推动联合国框架下对外合作的一张张名牌。


在人权领域,中方一改过去的被动防御。在人权理事会,中方一方面严厉批驳和揭露美西方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和对外侵权行为,反对美西方对人权议题的选择性和政治化操作。另一方面,中方代表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权观,反对单纯强调人的政治权利,提出更重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中国提出发展促人权、合作促人权、解决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反对单边强制措施等一系列倡议,提交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多次经人权理事会审议通过。


在中美关系下行背景下,部分反华势力在联合国系统下的各个机构对华展开疯狂攻击和肆意抹黑,打压中国的影响。拜登政府上台后,重新支持联合国,但严厉审查中国在联合国及其附属各机构下的资金运作、人员部署、观念塑造,对华各种使绊、抹黑、打压。新一届联大开幕后,尽管俄乌冲突掩盖了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双方依然在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以及人权理事会等机构下展开密集攻防。


在中美关系短期难以缓解的背景下,中国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联合国及其代表的多边主义,利用这一组织发出中国的声音。这既有利于维护国际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也有助于更好地反击这些反华势力,维护中国的权益。不过,要改变联合国,必须做好长期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