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技进步前沿 > 正文

习近平在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时强调 强化使命担当 勇于创新突破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时间:2022-04-20 22:5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习近平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政府网 2022-04-14 20:48丨来源:新华社习近平在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时强调强化使命担当 勇于创新突破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习近平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

中国政府网 2022-04-14 20:48

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在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时强调

强化使命担当 勇于创新突破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视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发射场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四月的海南,满目青翠,生机盎然。下午3时30分许,习近平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在椰林映衬下,一座现代化的发射塔架巍然矗立。习近平结合展板听取发射场基本情况、执行任务情况和后续发展规划汇报,察看发射塔架等设施设备。得知发射场成立以来,出色完成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首飞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开创了我国一箭22星新纪录,习近平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


随后,习近平依次来到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和火箭水平测试、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详细了解有关任务准备情况。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亲切接见发射场官兵代表,同大家合影留念。习近平强调,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场,是我国深空探测的重要桥头堡,在我国航天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习近平强调,按照既定部署,今年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又侠等参加活动。



李克强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中国政府网 2022-04-14 23:49

来源:新华社


李克强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坚决防范应对重大洪涝灾害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王勇出席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防汛抗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大局,在今年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已进入汛期,必须丝毫不能松懈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各项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全面压实各方责任,抓紧完善预案,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响应水平,保证抢险物资充足到位,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基层应急能力短板。树牢底线思维,狠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城市洪涝、山洪、台风等防御,必要时及时组织人员转移避险。国家防总、各流域防总和省级防指要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坚决防范应对重大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务委员、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王勇4月14日出席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严密防范应对各类水旱灾害,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王勇指出,当前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入汛,各地区各有关方面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逐级压紧压实责任,狠抓措施落细落地。要强化各类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紧盯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和山洪、台风等重大风险,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隐患,抓紧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实战化演练,及时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尽最大努力防范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要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体制机制,加快补齐防汛排涝工程设施短板弱项,统筹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提升基层应急处突能力,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 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

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 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稳就业与稳物价同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对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具有压舱石作用,在当前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一些国家高通胀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我国粮食供应和储备充足,今年春播稳步开展,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一要层层分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督促地方种足种满种在适播期、不得撂荒,对未完成任务的严肃追责。各地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农资保供稳价和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工作。加强夏粮田间管理指导,因墒因苗施肥浇水,有效防范农业灾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当前是春播关键期,要引导农民做好整地和播种育苗。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提供代耕代种等服务,帮助小农户和受疫情影响农户把地种下去。二要切实保障春耕农事活动有序开展。科学做好组织和引导,不误农时保障外出农民回乡务农、农资入店进村、农机通行、农技人员下沉服务。保障农资企业的生产和原料、能源等供应。三要抓好“菜篮子”。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促进蔬菜等农产品顺畅流通。四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尽快把粮食生产扶持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五要研究加大农资补贴的举措,及时做好粮食托底收购,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会议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要立足我国国情,应对外部环境新挑战,抓住重点,强化能源保供,未雨绸缪推进条件成熟、发展需要的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这也能扩大有效投资和带动就业,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一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储备设施建设。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引导煤价运行在合理区间。二要推动煤电机组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年改造规模超过2.2亿千瓦。改造要选择机组正常大修等时间,防止影响电力稳定供应。落实支持煤电机组改造的金融政策。三要在严格监管、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对经过多年准备和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面向“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完善的思路,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了设立工厂保险、保护失业工人等改良工人待遇的主张。瑞金时期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设专章规定了社会保险问题。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要求,于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改革开放后,我们把社会保障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等会议多次研究审议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等,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我们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我们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我们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我们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助残等福利事业,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主要是:制度整合没有完全到位,制度之间转移衔接不够通畅;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保障“一枝独大”,而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承担的补充保障发育不够;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有待提高,平衡地区收支矛盾压力较大;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待遇差异不尽合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地方社保基金存在“穿底”风险。对这些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要求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世界各国发展水平、社会条件、文化特征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必然多种多样。我们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但不是照抄照搬、简单复制,而是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制度引领,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前进;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第二,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蓝图,要逐条逐项深入研究,纳入规划,抓好落实。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要增强风险意识,研判未来5年、15年乃至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保障可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未雨绸缪采取应对措施。要拓展国际视野,关注国外社会保障发展情况,汲取经验教训,既避免像一些拉美国家那样盲目进行“福利赶超”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又避免像一些北欧国家那样实行“泛福利化”导致社会活力不足。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
  
第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强化问题导向,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紧盯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硬骨头,不断推进改革。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要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要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帮扶措施。要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2018年以来,我们实施了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制度,仅去年一年,东部发达地区就拿出了1768亿元,拨付给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省份,有力缓解了社保基金收支的区域结构性矛盾,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加上医疗技术发展,更多疾病从“无药可医”变为“可医可控”,医保支出面临着更大压力。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健全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近年来,许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推出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计划,但实施起来并不太顺利。一些国家在这项改革上经历了波折。我们要合理把握改革方向、节奏、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合力,推动这项改革任务平稳落地。
  
第四,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加快制定或修订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责任。要依法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防范化解基金运行风险,维护基金安全。要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和每一笔“救助款”、“慈善款”。
  
第五,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要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就业快速变动的趋势,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的措施,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要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
  
第六,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保障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了贡献。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很重。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助力疫情防控、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中的作用。要根据形势好转变化,稳妥退出减免社保缴费等阶段性纾困政策,并同其他政策退出平稳衔接。要总结这次疫情防控的成功做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既能抵御可以预见的生老病死等各种常规风险,又能应对难以预料的非常规风险。
  
最后,我强调一个问题,就是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之初,我们鼓励各地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要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强对制度运行的管理监督。各地区务必树立大局意识,严肃落实制度改革要求,不得违规出台地方“小政策”。可以允许一定时期内存在区域间社会保障水平上的差异,但不能动摇统一制度的目标,不能自行其是、搞变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