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技进步前沿 > 正文

习近平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

时间:2021-11-21 20:03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习近平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值此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开幕之际,我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召开强调
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新华社北京2021年11月19日电: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19日上午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讲话。他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文化培育为基础,以实践养成为关键,以综合治网为保障,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在网上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风尚,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更好涵育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爱国情怀、道德情操和网络素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由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互联网企业和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和网民代表参加大会。

本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定位于打造我国网络文明的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大会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分论坛,会期1天。主论坛发布了《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共建网络文明行动倡议》。七个分论坛将围绕“网上内容建设”“网络生态治理的挑战与应对”“网络法治”“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数据与算法”“网络公益慈善发展与挑战应对”和“平台经济诚信建设”等主题展开。

据介绍,举办大会旨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生态、滋养网络空间,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鉴等方式,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此次大会主论坛发布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集中展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成果。

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

2、制定出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生态治理系列法律法规规章,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近年来,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修订)》等法律法规规章陆续出台,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3、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网络空间主旋律更加昂扬、正能量更加充沛
持续加强网络正能量建设,策划推出《牵妈妈的手》《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等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成功举办“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活动,不断丰富网上内容供给,凝聚起亿万网民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4、深入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在全社会形成争做好网民的文明风尚
2016年以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引导亿万网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网络法治观念、培育文明用网习惯、提升网络安全技能,让网络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5、持续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净化网络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部门持续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各类网络犯罪活动,集中整治网上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重点清理网上对未成年人具有不良影响的负面内容,网络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6、连续举办“中国网络诚信大会”,积极营造守信互信、共践共行良好社会氛围
自2018年起,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在有关部委指导下连续举办四届中国网络诚信大会,搭建网络诚信建设集智聚力、成果展示、权威发布重要平台,通过研讨交流、云宣誓、云传递等活动,传播诚信理念,践行诚信规范,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合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

7、持续举办“中国好人”网上评议和发布活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中央文明办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好人”网上评议和发布活动,累计评出“中国好人”1万5千余人,重点宣传展示候选人先进事迹7万2千余件,参与互动人次超过100亿,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中国好人、争当时代新人的浓厚氛围,为弘扬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8、深入宣传贯彻《英雄烈士保护法》,推动形成网上祭奠英烈的良好风尚
自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以来,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形成了缅怀英雄烈士、传承英雄精神的浓厚氛围。同时,司法机关加大对网上诋毁贬损英雄烈士名誉、荣誉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广大网民崇尚英雄、捍卫英雄。

9、“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助力建设清朗网络空间
2018年8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建立了多部委指导、地方政府和主要网站参与、权威专家支持、群众举报监督的网络联动辟谣机制,成为我国互联网辟谣的主阵地,为全面治理网络谣言、建设清朗网络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0、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团中央积极组织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策划推出“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和国旗合个影”等60余个阅读量过亿话题,打造《中国好青年》《青年网络公开课》等系列品牌产品,开展“网络青晚”“中国青年网络音乐节”等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在广大青年网民中取得良好反响。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11月19日在北京举办。
大会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
会上发布了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
这十件大事是:
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2、制定出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生态治理系列法律法规规章,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3、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网络空间主旋律更加昂扬、正能量更加充沛
4、深入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在全社会形成争做好网民的文明风尚
5、持续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净化网络生态
6、连续举办“中国网络诚信大会”,积极营造守信互信、共践共行良好社会氛围
7、持续举办“中国好人”网上评议和发布活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8、深入宣传贯彻《英雄烈士保护法》,推动形成网上祭奠英烈的良好风尚
9、“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助力建设清朗网络空间
10、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大会定位于打造我国网络文明的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


习近平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

值此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开幕之际,我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习近平
2021年11月19日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与会人士建言献策——擦亮网络空间文明底色

11月19日,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会上发布了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共建网络文明行动倡议。与会者一致认为,要多措并举擦亮网络空间文明底色,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增量”。

近年来,互联网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粗放式发展、散漫式发展、失衡式发展的苗头,内容变异、隐私泄露、数据漏洞、诚信危机等问题时有出现。

“有些平台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爆炸式增长,但是发展过程中管理跟不上,包括内容安全的管理、技术保障的管理,特别是内部的管理机制还比较薄弱,所以容易出问题。”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说。

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深化公众账号、直播带货、知识问答等领域不文明问题治理。盛荣华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整治直播带货中的“刷单炒信”、售后服务保障不力、网络主播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价格欺诈等突出问题。同时,进一步督促相关平台持续优化平台功能运行规则,强化议题设置和内容审核,鼓励生产传播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信息内容,提升平台内容质量和服务水平。

10月20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了最新版的《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当前网上新闻信息传播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和乱象,源头在于无资质采编、超范围转载。”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局长谢登科表示,网上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时必须依据最新版的名单,对超过这个范围转载的,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数字生态营造和网络文明建设作为支撑,才能让亿万人民平等共享发展成果。”快手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宿华在大会主论坛上代表互联网企业发言时表示,包括快手在内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正在与实体经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一方面提高了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迸发出更大的经济潜能与社会价值。

相比其他文明形态,网络文明具有更明显的科技驱动性,需要善用新技术。

“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吴建平说,互联网是网络空间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已成为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生态治理和文明创建的关键因素,它必然是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支撑。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只有大力推动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才能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的主动权,从而掌握网络文明发展的主动权。

吴建平表示,网络空间行为规则的执行,离不开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支撑。“如果我们查不到造谣者,防不住黑客,挡不住攻击,再完美的法律法规也形同虚设。国家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争取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突破,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保障。”

以核心技术助推文明建设关键还在于用好技术。“对于网络文明而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用得好是利器,将成为守正创新的建设性力量;用不好是杀器,会带来信息茧房、深度伪造等新问题。”央视网董事长钱蔚认为,只有不忘传播主流声音、弘扬主流价值的初心,各种新技术才能成为网络文明创新的翅膀,否则就会在新技术的丛林中迷失方向。

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局长章勋宏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联合教育部、人民银行、工青妇等部门深入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扎实开展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引导亿万网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争做中国好网民,为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网络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央视快评」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央视网 11-19 18:19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

  11月19日上午,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并强调,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高度肯定了网络文明建设在我国推进网络强国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成效,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必将推进全社会加快形成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网络文明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网络生态治理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到《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印发,从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到持续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整治,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根基在不断夯实,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

  古往今来,新技术往往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这一重要方针为我们在网络发展变局中找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引。我们既要用好互联网,挖掘信息技术红利,厚植网络发展土壤,努力满足人民需要,畅通民意表达,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更要管好互联网,净化生态空间,防止“乌烟瘴气”,努力积蓄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力量,让互联网从“最大变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增量”。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让这个家园“天朗气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提升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水平,确保互联网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各网络平台企业、社会组织和每一位网民都要牢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我们坚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网络空间的内容供给、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必将迈上新台阶,亿万人民群众将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值此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开幕之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激荡思想,汇聚共识,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高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唱响网络文明“好声音”
文/经济日报评论员

网络社会环境治理,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网络文明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超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随着网民规模不断壮大,网络空间日益复杂,网络空间治理难度持续加大,顽瘴痼疾亟须加以解决。

广大网民对网络不文明现象深恶痛绝。坚持不懈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要不断适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推动网络文明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升。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注重网络空间文化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凝聚新闻网站、商业平台等传播合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要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打造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特色品牌活动和原创精品。要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治理网络乱象,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要进一步规范网上内容生产、信息发布和传播流程,深入推进公众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要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还要健全网络不文明现象投诉举报机制,动员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让失德失范的行为在网络空间成为“过街老鼠”,没有立锥之地。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网络生态治理的检验标准,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网络生态突出问题,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多措并举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在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1-09-14 17:53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意见》包括总体要求、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加强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创建、组织实施八个部分。

《意见》强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道德追求、行为规范、法治环境、创建机制,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意见》明确,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理论武装占领新阵地,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培育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网上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健康丰富;道德建设迈出新步伐,网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网络风尚更加浓厚;文明素养得到新提高,青少年网民网络素养不断提升,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和行业自律有效落实;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网络生态日益向好,网络空间法治化深入推进,网络违法犯罪打击防范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创建活动开创新局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有效延伸,网络文明品牌活动巩固提升,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互联网内容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加强重点理论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建设,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理论宣传活动。精心做好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加强网络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加大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重点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移动端建设推广力度。

《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凝聚新闻网站、商业平台等传播合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传导到社会各方面。深入开展网上党史学习教育,传播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党和人民在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打造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特色品牌活动和原创精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提升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国有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提高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便捷性。

《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强化网上道德示范引领,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典型案例和事迹网上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深化网络诚信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品牌活动,大力传播诚信文化,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完善内部诚信规范与机制,营造依法办网、诚信用网的良好氛围。发展网络公益事业,深入实施网络公益工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和网络公益活动,打造网络公益品牌。

《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伦理和行为规则,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制定出台符合自身特点的网络文明准则,规范网上用语,把网络文明建设要求融入行业管理规范。着力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进一步完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网络素养教育机制,提高青少年正确用网和安全防范意识能力,精心打造青少年愿听愿看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健全防范青少年沉迷网络工作机制,依法坚决打击和制止青少年网络欺凌,保护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强化网络平台责任,加强网站平台社区规则、用户协议建设,引导网络平台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价值导向,督促互联网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行业组织引导督促作用,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鼓励支持各类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文明建设。

《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引导,大力强化网络文明意识,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网络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广大网民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文明风尚。进一步规范网上内容生产、信息发布和传播流程,深入推进公众账号分级分类管理,构建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为依托的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深化公众账号、直播带货、知识问答等领域不文明问题治理,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健全网络不文明现象投诉举报机制,动员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坚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网络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各环节,发挥法律法规对维护良好网络秩序、树立文明网络风尚的保障作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贯彻实施,加快制定修订并实施文化产业促进法、广播电视法、网络犯罪防治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创新开展网络普法系列活动,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创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作用,加强网民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基层开展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军民共建网络文明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积极打造中国网络文明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净化网络环境。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网信办、文明办要牵头抓总,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服务。注重发挥网民主体作用,广泛搭建平台,开展特色活动,吸引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主动参与网络文明建设。加大政策、项目等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对网络文明建设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加强对工作规律的认识把握,不断推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载体等创新,增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