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交叉学商学院 > 正文

我所成立科技管理交叉科学商学院的通知

时间:2021-01-14 11:23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关于成立科技管理智库商学院的通知 什么是智库?智库就是智囊团,智囊团又称头脑企业、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关于成立科技管理交叉科学商学院的通知

什么是智库?智库就是智囊团,智囊团又称头脑企业、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工作、重视新型智库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智库建设事业快速发展,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进入新时代,新型智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理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新型智库建设也因此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既要按照总体目标要求,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官方智库,也要积极引导、鼓励民间智库的发展,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体系,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科技管理等功能。

当前,我国智库建设特别是民间智库建设仍面临资金短缺、人才队伍匮乏等难题,经我所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科技管理智库商学院,我所智库商学院是一所专门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商务人才而专门设置,以培养能适用当代产业融合商务理念的经济人才为主教育机构。旨在为各类智库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共享资源,分享智慧,促进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库、思想库、人才库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商学院的价值取决于能为未来创造出多少优秀创造性的商界人才,并因这些人才的出现,从而改变了商业的历史,并为世人带来新价值观和新价值。科技管理智库商学院坚持将助力青年创业者为己任,将不断探索创业者需要、创业者想要、创业者实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以“易学、易懂、易用”为课程特色,办成实践中创造理论的研究型商学院,使之成为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上为经济社会服务。

商学院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为己任,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管理思想发展与模式创新,并推动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贡献力量;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驱动发展新思路,使科技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新智慧,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智库商学院(简称:科技管理智库商学院)是一种全新办院理念模式,作为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咨询机构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成立科技管理智库商学院旨在通过政、研、企与产、学、用高度交叉融合,推进中小企业在商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技管理智库商学院定位管理科学、科技管理高度聚焦,商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全要素生态链构建能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研究决定李博担任科技管理智库商学院院长,王军任执行院长。
特此通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二0二0年十一月十二日


附:
本商学院章程
(2020年11月12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商学院(以下简称科技所商学院)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下设直属机构。

第二条 宗旨:在本院(所)理事会领导下,广泛团结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探索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宣传现代管理思想,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事业努力工作。

第三条 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指导下,以打造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高端智库为己任,这既是历史的职责,实现陈云同志关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办成像兰德公司一样智库的夙愿,又是现实的职责与使命。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智库的部署,精心组织智库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学术研讨,承办干部管理培训工作,组织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教材,撰写高质量的优秀论文或研究调查报告,为国家、企业、社会团体领导决策或管理工作提供咨询服务,不断提高我院在社会上的学术地位。

第四条 学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代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中国管理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水平,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服务。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管理

第五条 商学院院长办公会议是商学院的决策机构。商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由院长、常务副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和若干名院务委员组成。

第六条 商学院实行集体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长期从事管理科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且有较高学术声望的专家学者担任。

第七条 常务副院长(或秘书长)在院长领导下,协助院长主持日常工作、承办和处理日常事务。其主要职责是:
1、做好商学院内外协调工作;
2、组织制订本院学术规划、工作计划;
3、组织科研项目、智库课题研究及管理;
4、组织筹集科研经费及管理;
5、负责商学院和特约研究员及特聘教授的管理工作;
6、负责商学院内部机构设置和行政管理工作及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奖惩。

第八条 严格做好聘任特约教授、名誉教授、学术委员和特约研究员工作。

第三章 业务范围和发展目标

第九条 从事管理科学理论研究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促进中国管理科学发展。

第十条 指导各研究所和直属单位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和管理培训工作。本着政、研、企、学、用相结合原则,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第十一条 面向社会组织开展管理培训、咨询和承办企业或有关国家机构的管理课题研究或调查等业务。

第十二条 整合社会智力资源,吸收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和院内下属机构的优秀领导和专家学者担任商学院教务委员,逐步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学术研究团队。

第十三条 组织学习研究老一辈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管理思想和领导艺术。

第十四条 办好《商学院》、《科技管理论坛》等内部刊物。

第十五条 近中长期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做好学术、科研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
2、中期目标:成为政府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知识库、思想库和智囊库的重要信息平台。
3、长期目标: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政府、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知识库、思想库和智囊库的信息平台。

第四章 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

第十六条 开展学术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规章制度,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

第十七条 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学术活动规则; 倡导严谨的学风和宽容的学术风格,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开展学术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第十八条 商学院成员的个人学术观点只代表本人,并不代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或科技管理研究所商学院。

第五章 经费来源和使用

第十九条 经费来源。上级拨款;接受社会捐赠;学术论坛、培训、咨询活动合法收入;其它学术活动等合法收入。

第二十条 经费使用:按国家规定用于事业发展、科研经费投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日常办公费用开支。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由商学院院长办公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自商学院院长办公会通过之日施行。


商学院都是学什么课程

商学院都是学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知识相关的课程。不过,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课程,主要课程包括会计学、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公司财务、战略管理、应用统计学、规划与决策等。而且,商学院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所拥有的管理方向也不同。

一、会计类
市场对于会计学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就业渠道很广泛,但是想要取得高薪和职业道路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获得会计从业的相关资格证书,如注册会计师、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等。主要在会计事务所、银行、公司企业财务部门等部门工作。

二、金融类
金融类专业是比较受商学院欢迎的热门专业,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

三、国际商务与管理类
该专业主要从事跨国公司或外资企业的商务活动,包括商务代表、国际商务师或国际经营工作。也可以在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及政府部门从事对外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国际商务活动策划等工作。

四、人力资源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从事企业发展力量的规划、从员工招聘、绩效考核、薪资待遇、技能提升、组织协调等工作。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类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在企业行政人事部门,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附:成立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商学院致辞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兼商学院院长王渊在成立仪式致辞中表示,作为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咨询机构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成立商学院旨在通过政、研、企与产、学、研高度交叉融合,推进中小企业在商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商学院坚持以“协调、绿色、创新、开放、共享”为主题,坚持走培养企业家精神。商学院定位管理科学高度聚焦,商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全要素生态链构建能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成立30多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围绕我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总结我国管理实践经验,吸收各国先进管理成果,针对我国管理科学、科技管理、相关交叉科学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管理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开发。同时,为了应对面临新旧动能转续,全球经济不确定风险加剧,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占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原始重大科技创新制高点和话语权,中管院凝聚了一批国内一流的交叉学科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高智能的科研队伍,为国家决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科学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与管理思想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商学院今后一切科研培训工作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跟时代步伐,坚决服务大局,努力探索商学院办院模式、体制机制的新突破,在实体经振兴贡献更具商界商学影响力中的中国案例和中国智慧。

当前正处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将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联系紧密,推进诚信建设已成为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我国著名信用管理和征信技术专家、社会信用体系理论奠基人、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课题技术组长林钧跃发布了2019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这是该指数自2010年首次发布以来的第六次发布,对于加快建设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和软实力所具有的重要参考指导意义。

自2020年起,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商学院将启动一系列推进中小企业家成长,促进中小企业家发展的计划,通过密切联系商界、学界、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新闻界等领域专家,促进商业思想与商业合作,开展学界学术交流,促进商业新模式发展,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组织企业家、科学家、专家、学者开展科技管理创新合作等活动,和企业界商业界一道共同把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商学院建设成为科技管理与学术科研、商学与产业融合智库典范。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行业)商学院是一种全新办院理念模式,以创新体制机制,政研企与产学研高度融合,挖掘中国企业创新案例,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囯智慧,培养具备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稀缺人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商业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库支持为办院理念。围绕中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活动提供高端战略决策支持;积极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政、研、企与产、学、研高度交叉融合,推进中小企业在商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院长王渊介绍说,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企业家理事会将致力于培养企业家思维,凝聚企业家智慧,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中国企业家新型交融互鉴、拓展提升、共享共助的互联开放平台,理事会将聚合企业家力量,共同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战略、品牌、管控、经济、科技、管理等等路径,开阔企业家的视野,突破企业发展瓶颈,改善经营管理思维,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和发展,并为把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商学院建设成为中国商业界科技界经济界的思想智库、中国企业商业合作新高地、学术科研与商学融合的智库典范而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夢而不懈努力。


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理与路
作者:陈明琨

智库是思想理论的容器,是理论话语的策源地和发散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智库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思想理论水平。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科学把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状况,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理论自觉,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践进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缺乏“卓越智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智库建设。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任务。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由此,中国的智库数量快速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组织结构不断优化,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

在充分肯定智库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影响智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些障碍构成了“智库病”。目前,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以及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的问题,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同时,智库研究中也存在国家需求多样性与研究成果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国家需求紧迫性与研究过程周期长、时效性不足之间的矛盾,国家的高度重视与现实的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此外,智库成果传播应用方法手段脱离现代化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9》(2019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中国智库的数量在近年来有较大上升,位居世界第三位(507家)。但是,这一数量与排名第一位的美国(1871家)差距较大。从质量方面看,在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单中,中国仅有8家智库上榜。其中,最高的排名是第18位,并且只有全球化智库(CCG)这一家中国民间智库进入百强榜单,缺乏标志性的、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卓越智库”。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智库的世界影响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培养理论自觉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论自觉自主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理论自觉自主就谈不上理论创新,缺乏理论自觉自主的创新不是真正的理论创新。理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强调的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是主体性的意识、主动性的意识,需要通过树立问题意识、培养主动意识、形成独立意识来实现。

树立问题意识。理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和形成应该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切入点,这就要求智库研究人员要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而言,就是要立足现实,发现中国存在的问题,解决中国存在的问题,坚持用中国实践发展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同时,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切实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坚持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大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的力度,不断增强理论解释力、话语说服力、实践推动力。

培养主动意识。理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和形成应以主动作为为着力点,这就要求智库要有主动意识,主动研判,主动探索,主动应对。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而言,就是要主动聚焦理论热点、理论难点、理论重点、理论盲点和理论空白点,将研究方向和时代要求相对接,主动把“要我怎么样”转化成“我要怎么样”,主动把“外部的推力”转化为“内部的动力”。同时,变以往的被动应付为现在的主动应对,脚踏实地、追求上进、勇攀高峰,在大是大非面前扎实钻研、主动发声。

形成独立意识。理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和形成应该以独立引领为突破点,这就要求智库要摆脱依附,独立自主,善于引领。依附不能带来自由,我们必须独立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中国不应该是西方理论的试验场,而应该是本土理论的发源地。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而言,就是要勇于向那些对西方理论奉行“拿来主义”的行为说不,敢于突破西方理论的藩篱,不搞理论依附和理论崇拜,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是要独立自主提出前瞻性、开拓性的研究课题,善于引领理论前沿,善于形成中国理论的自我主张。

 强化使命担当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阶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智库更要自觉强化使命担当,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向同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道路,努力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更好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智库建设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是智库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发展任务越重就越需要智库的支持。如果说国家战略需要是“船”,政策导向是“帆”,那么智库资源就是“压舱石”。因此,智库产品的供给应以国家需求为目标,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让智库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满足新时代中国不断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战略需求。而且,在智库建设过程中,既要有战略考量,又要有战术考虑,兼顾政策性导向,处理好在发展中面临的复杂性问题,做好智库的战略规划、课题研究和价值传播。同时,要注意借鉴国际社会在智库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根据世界媒体的发展趋势,做好全媒体时代的智库建设与战略传播,切实赢得在国际智库领域的话语权。

推进智库话语体系创新。政策研究是智库的一项重要功能,但智库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政策进行同步解读、阐释,而是要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立足中国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实践和世界局势的发展演变,在国际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上及时进行专业回应和解疑释惑,推动智库话语体系创新。智库要努力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智库话语体系,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系列重大命题提供解释和分析框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提供可操作性工具,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理论范式,不断增强智库话语的前瞻性、标识度、传播力和影响力。 建好建强智库人才队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要切实有效开展智库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端人才培养规划。智库要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坚持出思想、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智库人才队伍,为盘活思想市场,发挥智库咨政启民的作用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智库要促进政府主导型智库人才和社会自发型智库人才共同发展,推动各类智库人才有序流动。激发各类智库人才的创新潜力,发挥中国智库人才的阐释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助推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论创新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塑造力、国际传播力。 建立健全智库发展制度体系。智库发展制度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智库发展保驾护航。首先,建立健全政府向智库主动咨询的制度,既要有应急性咨询,又要有日常性咨询,将智库咨询制度化、常态化。同时,把智库咨询置于决策之前、纳入决策之中,将决策咨询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探索形成智库参与决策的有效路径,进而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此外,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在智库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市场手段调整、优化智库发展布局,让智库建设符合一般市场规律。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把脉供求关系,做好智库产品的需求与供应环节,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发力,充分挖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内生动力。


附:
交叉学科学科交叉逐渐形成一批交叉学科,如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与生物学交叉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因此学科交叉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体现了科学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

2020年8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也就是说,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等8个传统学部之外,已新设立了交叉科学部。

中文名:交叉学科
形成原因:不同学科交叉
研究结果:形成新兴学科
研究趋势:科学向综合性发展
学科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多学科交叉融合

简介: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可以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还可以是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

2020年8月,“交叉学科”成为继“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之后的第14个学科门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机构设置”一栏显示,在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8个传统学部之外,已新设立了交叉科学部。陈拥军任交叉科学部常务副主任。

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的成立是推动交叉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符合科技发展创新理念,顺应学科发展交叉趋势。

举措:当前,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全球广泛关注,但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科学资助机构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和挑战。对于中国这样的科学后发国家,交叉研究则更加困难。但强化学科交叉和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是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必须摆脱惯性思维,抓住科研范式变革的机遇,汇聚力量凝练中国交叉研究的重大方向,大力推动学科交叉研究。

交叉科学部要加强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的统筹和部署;建立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和资源配置模式,促进多学科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尊重不同学科特点,鼓励个性发展,打破传统禁锢观念,推动深度交叉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研究范式,为国家培养变革性交叉科学人才。

意义:国家新设交叉学科门类具有双重原因:
一是基于知识生产的需要。交叉学科相对于过往边界划分明确的单一学科而言,因可以提供更多元的理论基础和视角,更容易产生创造性成果。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尖端、前沿的研究越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而基于交叉学科的思维和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二是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里,设立和调整学科,归根结底还在于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了变化,需要高校及时作出反应。因此,国家新设交叉学科门类也是从政策的角度来引导高校调整学科布局,进而通过学科育人,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专门人才。

规律:科学上的新理论、新发明的产生,新的工程技术的出现,经常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重视交叉学科将使科学本身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这是符合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的。

2008年11月11日,在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当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结合,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

缘由:学科交叉的项目通常源于对单一学科无法、或是无意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例如,社会科学学科中的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并不重视研究科技进步对于社会的影响;因此,许多对此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家有意去参与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此类多学科合作项目通常由不同领域的学者组成(如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或者女性研究)。不过,也有不少交叉学科起源于新的研究方向,如纳米科技等。只有在综合了数个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时,这些研究方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例如,量子信息处理综合了量子物理及计算机科学,而生物信息学则把分子生物学引入了计算机科学领域。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发展,形成新的交叉边缘学科,如进化金融学(Evolutionary Finance)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介于生物学和金融学的一门边缘科学,进化证券学则是介于生物学和证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此外,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发展,形成新的交叉边缘学科,如网络语言学就是网络技术和语言科学有机融合而成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由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首先提出,并受到学界关注和肯定。

2009年北京大学重点交叉学科的招生简介里介绍的以下三个交叉学科均是以其他自然学科、技术科学、社会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形成的新兴的学科,其中每一门都涉及到了计算机科学:

2009重点交叉学科
学科简介
招收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旨在以技术与工程的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技术学的交叉学科,属于高新科技研究领域。欢迎化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物理学、力学等学科专业的考生申请或报考。

纳米科学与技术:通常1-100纳米尺寸范围的物质不同于传统的块体材料,具有许多奇异性质。探索物质特性随尺度的变化规律,发展新材料和新器件是纳米科技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21世纪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前沿。欢迎电子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优秀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申请。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前沿交叉学科,主要通过研发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及数学与统计方法,对海量生物数据进行管理、整合、分析、模拟,解决重要的 生物学问题,阐明新的生物学规律,获得传统生物学手段无法获得的创新发现。

2009年生物信息学继续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专业之一招生。欢迎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等各类考生报考。

表1:2009年北京大学重点交叉学科的招生简介交叉学科之所以得到这么高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吾伦研究员把它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如下表所示:交叉学科的优势:
(1)它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推动了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的领域的研究,打破了专业化的垄断现象
(2)增加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
(3)创造了以“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推动了许多重要实践问题的解决

学科
计算机科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于1946年2月14日研制成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是世界第一台多功能、全电子数字计算机。而最早的计算机科学学位课程是由美国普渡大学于1962年开设的。

人工智能(AI)的先驱者之一Marvin Minsky对计算机科学的未来发展表达了他很高的期望:如同数学一般,计算机科学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但是计算机科学也有它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计算机科学是一个几乎全新的学科,它可能会变得像物理和数学综合起来(Minsky,1979)。

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间里,取得了大量的里程碑式的科学业绩,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从曾被认为仅是一门编程的单一课程扩展到包括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的一门独立学科。而以计算机科学与许多学科诸如电子工程、数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等联系密切。这些学科之间有明显的交叉领域,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计算机图形学等等。
2001年12月有IEEE-CS和ACM共同完成的关于计算学科教学计划(Computing Curricula 2001)将计算机学科分支领域划分为14个主领域,这其中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涉及到了多门学科的交叉和联系。

机器人学科机器人学院建设中,各单位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创新人才选拔培养途径,开展合作教学和人才培养,共同推进机器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以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发展方式支持机器人学科建设、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学科
201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成立,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学院,承担人工智能学科的规划与建设,开展本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大数据学科
2015年10月8日,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新成立的大数据学院将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生命科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聚焦大数据学科建设、研究应用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方面,大数据学院及研究院致力于中国乃至全球大数据学科的发展,推动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成为国家一级学科。

自设交叉学科中国科学院大学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19年5月31日):
纳米科学与技术(挂靠一级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社会计算(挂靠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物信息学(挂靠一级学科: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经济计算与模拟(挂靠一级学科: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食品安全与健康(挂靠一级学科: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再生医学(挂靠一级学科: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
仿生界面交叉科学(挂靠一级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交叉学科名单
普通高等学校自设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19年5月31日):
学校名称:北京大学
交叉学科名称:能源与资源工程
所涉及一级学科(排名不分先后顺序):化学、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国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考古学、理论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
数据科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