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管理科学决策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时间:2023-02-28 17:27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国政府网 2023-02-26 18:22 发表于北京丨来源:新华社微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6日下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

中国政府网 2023-02-26 18:22 发表于北京

来源:新华社微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6日下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全会将审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中央政治局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政府网 2023-02-28 17:51 发表于北京

来源:新华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3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3人,候补中央委员17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习近平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隆重悼念江泽民同志,做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准备工作,动态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回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迈出新的步伐。

全会强调,开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全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全会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全会认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丰富载体、创新手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使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深入人心。领导干部要继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作表率,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整体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重大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制定好、实施好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具体举措,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位。

全会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做到“三个更好统筹”,努力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乙类乙管”各项措施。要努力扩大内需,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扎牢社会保障网,补齐医疗卫生特别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短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谋划好各领域的改革。注重完善改革落实机制,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全会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强化理论学习和运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抓好换届后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团结协作、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生动局面。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


盘点11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都改了些啥?

中国管理科学2023-02-28 21:16发表于北京

二十届二中全会于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到,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机构共进行11次改革。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盘点11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看看每次改革都改了些啥。

一、1954年:中国行政体制基本格局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称谓为“政务院”的中央人民政府下设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监察4个综合性委员会及其所属部、委、院、署、行、厅共35个。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撤销了大区一级地方政府。同时,为了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的统筹能力,增设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成立“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原政务院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精简调整。

1954年底,国务院设立部委机构35个,直属机构20个,办公机构8个以及秘书厅,共64个部门。

二、1956年:促使中央权力下放,扩大地方自主权

1956年,中国开始了又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当时,国务院所属工作部门达到81个。行政机构过多,工作效率低下,地方工作积极性差等问题逐渐显现。

周恩来同志指出:“机构庞杂,人浮于事,重床叠屋,团团转转,人多事乱,不务正业,浪费钱财,破坏制度。这是机关式的官僚主义。”

这次改革重点是精简国务院所属工作部门,促使中央权力下放,扩大地方自主权。

包括:撤销了国家建设委员会;建材部、城建部并入建工部;食品部、手工业管理局并入轻工业部;民航局并入交通部;城市服务部并入商业部;高教部并入教育部,等等。

到1959年年底,国务院设60个部委、直属机构和办公机构,比1956年减少21个。

三、1970年:大量裁并机构和下放人员

1970年,我国各级国家机关和行政体制也作过一次较大幅度的变动,改革重点在于裁并机构和下放人员,国务院部门从79个减为32个。

其中国防部,第二、三、四、五、六、七机械工业部,体委,民航局,海洋局等10个部门划归军队管理;

新华社、广播事业局、外文出版局等3个部门划归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对外联络部领导。国务院实际上只领导19个部门。

四、1982年:实现干部年轻化

1982年的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是基于政治背景。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1980年8月,邓小平再次强调:“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谁也没有这样的神通,能够办这么繁重而生疏的事情。这可以说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

1977年至1981年国务院增设了48个机构,国务院的部、委、直属机构共计100个,有一个部的副部长就达26个。

此次机构改革精简了机构,提高政府效率,实现干部年轻化。

改革后,国务院所属部委由52个裁并为42个,工作部门减为61个,编制减为3万多名,精简25%。

据38个部委的统计,正副部长、主任除兼职以外,由原来的505人减到167人。

这正是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标志是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五、1988年:重点是精简经济管理部门

198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重点是精简经济管理部门。在这次改革中,国务院共撤销12个部委,新组建9个部委。

撤销的12个部委是:原计委、经委、机械委、电子部、航天部、航空部、煤炭部、石油部、水电部、核工业部、城建部、劳动人事部。

新组建的9个部委是:国家计委、机械电子部、航天航空部、能源部、水利部、建设部、人事部、劳动部、物资部。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人员编制减少9700人。

六、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到1993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增加至86个,于是启动了第六次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为41个,直属机构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调整为5个。

这次改革,将国务院经贸办改建为国家经贸委;

撤销能源部,设立电力部、煤炭部;

撤销机械电子部,设立机械部、电子部;

撤销航空航天部,组建国家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

撤销商业部、物资部,设立国内贸易部。

1993年的行政体制改革,首次明确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同时,统筹党政机构设置始于1993年,即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

七、1998年:人员精简力度最大的一次

1998年机构改革是历次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力度最大的一次。

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改革后行政编制由原来的3.23万名减至1.67万名,精简近50%。

此次机构改革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消解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从此,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八、2003年:政府该管的事必须管到位

2003年这一轮行政体制改革是“精装修”,“质”字优先。

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经过改革调整为28个。

同时,组建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了商务部,实现内贸与外贸的统一;

重组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经贸委归口管理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此外,2003年抗击“非典”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转折点。

此前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问题;此后,重点转向政府该管的事必须管到位。

九、2008年:建设服务型政府

200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背景是社会背景,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扩张与公共服务供给严重滞后,是当时社会矛盾的焦点。

基于此,党中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次改革设立了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

组建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建立大社保)、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经过调整,国务院组成部门进一步调整为27个,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

十、2013年: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012年中国GDP是52万亿元,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社会发展“这条腿”还是比较短。

2013年开始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重点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不再保留铁道部。

整合相关领域的职能和机构,组建了国家卫计委、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重新组建了国家海洋局。

2013年党和国家给政府的职能定位是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十一、2018年: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

距离最近的一机构改革是五年以前,舆论评论称之为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

2018年的机构改革,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改革涉及180多万人,核减部级机构21个,核减班子正副职数58名,减少设置部长助理部门9个,减少职数25名。

中央层面,有39个部门重新制定了“三定”规定,25个部门调整了职责,共精简内设机构107个。

同时,新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共7个部委;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司法部;优化了水利部、审计署职责。

十二、2023年:更加科学、更加优化、更加完善、更加高效

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到底怎么改?新华社发布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公报中有几个重点。

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

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

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坚持问题导向;

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

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

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

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

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

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

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


中共中央2月28日在中南海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共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落实中共二十大的部署,中共中央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后,将把国家机构改革部分的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总的看,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针对性比较强,力度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触及的利益比较深,着力解决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习近平强调,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即将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是这次全国两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对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人事安排工作高度重视,进行了研究部署,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酝酿、听取意见。在酝酿过程中,大家认为,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的产生,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工作,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严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在充分听取意见基础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面考虑人选条件、各方面结构要求和工作需要,提出了建议名单,并提请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
习近平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深刻理解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改革方案上来,大力支持改革,确保大会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把两会开成民主团结、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大会。希望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认清形势、传递信心,团结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所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和教育引导,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团结奋斗。
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李卫等作了发言。他们认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都是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酝酿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中共二十大精神,关系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表示坚决拥护,并就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支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王晨、石泰峰、李干杰、何立峰、张庆黎和陈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出席会议的党外人士还有陈竺、万钢、陈晓光、辜胜阻、刘新成、邵鸿和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张恩迪、李钺锋、周忠和。


李克强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新华社2023-02-26 18:57发表于北京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

李克强说,科技创新和发展需要基础科学的重要支撑,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的皇冠。要尊重科学规律,强化基础科学研究,扎扎实实把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打牢。支持科研人员秉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向学,保持定力,力戒浮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新的突破。要尊重人才,营造尽展其才的环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丘成桐先生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是世界首位获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华人,近年来在中国致力于基础学科建设和杰出数学人才培养。

肖捷参加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