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管理科学决策 > 正文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等

时间:2022-12-29 17:17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等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2-12-27 19:20 发表于北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审议立法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三十一次委员长会议 栗战书主持会议

全国人大2022-12-30 16:01发表于北京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三十一次委员长会议12月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预备役人员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对外贸易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释法案文建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了相关议案代拟稿、草案修改稿、决定草案、解释草案等。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业遂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美尼亚共和国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引渡条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短链氯化石蜡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关于批准条约的决定草案代拟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作的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代表议案审议结果报告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人选和任免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新增人事任免事项的汇报等,审议了相关决定草案等。


委员长会议决定,将上述议案代拟稿、草案修改稿、决定草案、解释草案等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会议听取了杨振武作的关于调整台湾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协商选举会议召集人有关情况的汇报,决定指定郑建闽负责召集协商选举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沈跃跃、艾力更·依明巴海、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蔡达峰、武维华出席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三十一次委员长会议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预备役人员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对外贸易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释法案文建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了相关议案代拟稿、草案修改稿、决定草案、解释草案等。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业遂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美尼亚共和国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引渡条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短链氯化石蜡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关于批准条约的决定草案代拟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作的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代表议案审议结果报告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人选和任免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新增人事任免事项的汇报等,审议了相关决定草案等。

委员长会议决定,将上述议案代拟稿、草案修改稿、决定草案、解释草案等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会议听取了杨振武作的关于调整台湾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协商选举会议召集人有关情况的汇报,决定指定郑建闽负责召集协商选举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沈跃跃、艾力更·依明巴海、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蔡达峰、武维华出席会议。



栗战书:推动新时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完善发展

全国人大2022-12-27 14:39发表于北京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12月26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总结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成就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认识体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贯彻落实,推动新时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完善发展。


栗战书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必须把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体现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决策部署、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保证一切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都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


栗战书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用以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必修课和基本功,不断提升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工作,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栗战书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必须发挥好人大职能作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宪法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机关”是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主持交流会。

与会同志在学习交流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强化思想引领,把牢正确方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新时代人大工作中。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法治日报 2022-12-27 21:04 发表于北京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等 栗战书主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
本次会议采用现场出席和网络视频出席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常委会组成人员136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完善立法的指导思想,增加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内容,充实完善设区的市立法事项范围等。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经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由常委会决定将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会议分别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季幸作的关于预备役人员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上述2项草案已比较成熟,建议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作的关于公司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完善立法目的,进一步强化股东出资责任,完善公司治理、董事责任等规定。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作的关于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增加提高全民反间谍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相关内容,加大对反间谍工作的支持力度等。
会议听取了李飞作的关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进一步推进生态安全系统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加强青藏高原生态风险防控,强化科技支撑等。
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的议案。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洪尧作了说明。
为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的议案。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作了说明。
为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规范慈善活动,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推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修订草案的议案。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作了说明。
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对外贸易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作了说明。
为推动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增值税法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作了说明。
为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机制,维护金融稳定,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金融稳定法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作了说明。
会议听取了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外国国家豁免法草案的说明。
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推动完善涉外民事诉讼程序规则,并对社会关注的其他重点问题予以回应,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的议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了说明。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开展了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周强作了说明。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提请解释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有关条款的议案的说明。
会议审议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人选的议案。
会议审议了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受国务院委托,马朝旭作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引渡条约》的议案的说明、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美尼亚共和国引渡条约》的议案的说明、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引渡条约》的议案的说明、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引渡条约》的议案的说明,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作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短链氯化石蜡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的议案的说明。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德印分别作的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该委员会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会议听取了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玉良作的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会议还审议了有关任免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蔡达峰、武维华,秘书长杨振武出席会议。
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委员魏凤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同志,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部分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副省级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多部法律草案
人民日报2022-12-27 23:00发表于北京
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进入三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报记者 张 璁
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了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此前,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对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根据有的常委委员、专委会委员和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的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对有关内容作如下修改:一是在本法的立法目的中增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在野生动物保护的原则中增加“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三是防止外来物种侵害,明确规定:从境外引进的野生动物物种不得违法放生、丢弃,确需将其放生至野外环境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现来自境外的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等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同时增加规定,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对放生野生动物活动的规范、引导。
有的部门和社会公众建议加强对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活动的规范管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增加规定: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应当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并保障野生动物健康状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有的常委委员提出,应当对与毗邻国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合作作出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增加规定:加强与毗邻国家的协作,保护野生动物迁徙通道。
根据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的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规定:对违反本法规定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依照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法修订草案进入二审
增加强制注销的内容
本报记者 张 璁
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公司法修订草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作了关于公司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此前,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公司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有的意见建议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立法目的中增加“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内容。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
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部门和专家学者建议进一步强化股东的出资责任。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作以下修改:一是完善失权股权处理规定,明确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失权后,失权股份在六个月内未转让或者注销的,由公司其他股东按照其出资比例足额缴纳相应出资;股东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是明确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司或者已到期债权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已认缴出资但未届缴资期限的股东提前缴纳出资。三是对于股东转让已认缴出资但未届缴资期限的股权的,在受让人承担缴纳出资义务的基础上,明确受让人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出让人对受让人未按期缴纳的出资承担补充责任。
有的常委委员、地方、部门和专家学者建议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相关规定,强化上市公司治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作以下修改:一是授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具体管理办法作出规定。二是增加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职权的规定。三是明确上市公司应当依法披露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相关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禁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代持上市公司股票。四是明确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不得取得该上市公司的股份,对于控股子公司因公司合并、质权行使等原因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不得行使所持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并应当及时处分相关上市公司股份。
有的意见提出,为解决实践中公司注销难、“僵尸公司”大量存在的问题,建议根据地方实践经验,增加强制注销的内容。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一条规定: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满三年未清算完毕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通过统一的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六十日。公告期限届满后,未有异议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注销公司登记。被强制注销公司登记的,原公司股东、清算义务人的责任不受影响。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进入二审
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本报记者 王比学
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关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此前,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进行了初审。
有的常委委员、地方和专家建议进一步推进生态安全系统建设。二审稿作如下修改: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加规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持续性;增加规定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从严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地方、企业、专家和社会公众建议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二审稿作以下修改:一是加强野生动物迁徙洄游通道保护。二是明确对野生动物造成牲畜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三是增加规定国家加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青藏高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生态廊道,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
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地方、专家和社会公众建议加强青藏高原生态风险防控。二审稿规定:国家建立健全青藏高原生态风险防控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气候变化应对、自然灾害防治等生态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
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家和社会公众建议强化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科技支撑,加强科学普及。二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充分运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中的支撑作用;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科学普及。
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地方、专家和社会公众建议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完善保障与监督措施。二审稿作以下修改:一是增加规定对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二是增加规定组织或者参加青藏高原旅游活动,应当自行带走旅游产生的垃圾或者在指定地点投放。三是增加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青藏高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各类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依法公开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相关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单位和个人有权依法举报和控告污染青藏高原环境、破坏青藏高原生态的违法行为。四是要求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建立执法协调机制。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环境保护法拟修改完善
本报记者 王比学
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洪尧作了说明。
王洪尧介绍,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于1982年通过,1999年修订,2013年、2016年、2017年先后三次进行了修正。该法自实施以来,对海洋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现行法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亟需修改完善。
此次法律修改,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首先是完善立法宗旨,增加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容,明确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的原则,进一步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增加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等规定。
针对海洋环境监督管理,草案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引导作用,规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定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制度,增加排污许可管理规定,优化海洋环境标准和监测调查体系,加强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强化海洋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草案修改涉海自然保护地划定与分类标准的规定,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增加保护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生物遗传资源的规定,明确严格保护岸线的范围,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强化海水养殖污染防治。
就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问题,草案坚持陆海统筹,针对近岸海域突出环境问题,以入海排污口、入海污染物排放、海洋垃圾等为管控重点,加强陆源污染防治。
关于防治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草案加强海岸工程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一体化保护,统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沿海产业结构调整。
为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草案加强废弃物海洋倾倒管理,增加产生废弃物的单位申请海洋倾倒许可,完善倾倒作业的监控与报告要求,增加委托他人实施倾倒作业的具体管控规定,明确获准倾倒单位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托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草案还对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作了修改,增加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排放管控规定,明确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建设船舶污染物等的接收、转运和处理处置设施,负责渔港等区域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增加船舶拆解污染防治相关规定,增加倡导绿色低碳航运、鼓励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以及建设、改造、使用港口岸电设施和船舶受电设施等规定。
首次审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本报记者 张天培
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的说明。
陈锡文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组织。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于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对于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维护广大农民集体成员财产权益、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陈锡文介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功地避免了农民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更快地提高广大农民的富裕程度,这同样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和成员确认规则,规范农村集体财产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益,有利于推动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形成既体现集体组织优越性又调动农民个体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有利于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随着城镇化推进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对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在当前公共财政还难以全面覆盖农村的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是支持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的有益补充。陈锡文说,通过立法,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从法律制度上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利于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被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的现象,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法律草案共八章,依次为总则、成员、登记合并与分立、组织机构、财产管理和收益分配、扶持措施、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附则,共六十八条。主要内容如下:明确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等;规定成员的确认及其权利义务;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合并、分立等事项作出原则规定;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明确对集体财产依法实行分别管理;规定扶持措施;明确争议的解决办法和法律责任。
陈锡文介绍,草案起草工作中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守底线,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制度。二是立足实践,确立有限目标。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把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三是问题导向,力求务实管用。着力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发展集体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做好制度设计,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供法律规范和依据。四是急用先立,宜粗不宜细。回应实践的迫切需要,通过立法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同时尊重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给地方和农民群众留出必要的自主选择空间,使法律制度更符合实际、更便于实施。
首次审议慈善法修订草案
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天培
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要求“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将发展慈善事业作为完善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并做出明确安排。
何毅亭介绍,现行慈善法是2016年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自施行以来,慈善法在保护慈善参与者权益、规范慈善活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发挥慈善功能作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慈善事业发展缓慢,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慈善捐赠规模偏低,同我国社会财富积累程度不匹配;慈善组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慈善信托发展面临障碍,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监管制度机制还不完善,监管不足与监管过度并存;支持促进措施较为原则,落实不到位不彻底;应急慈善制度尚未建立,慈善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存在不规范不充分的情况;一些慈善创新形式还缺乏有效规范,带来不良社会影响。这些都对加强慈善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修订草案坚持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原则,回应各方面诉求,健全完善国家支持鼓励开展慈善活动、扶持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措施,进一步激发慈善热情,形成全社会参与慈善、支持慈善的良好氛围。”何毅亭说,修法工作始终遵循和贯彻以下总体思路:一是坚持支持鼓励慈善发展总方向,进一步细化明确扶持慈善事业发展制度措施;二是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健全完善与我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慈善法律制度;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动解决慈善领域现实问题;四是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衔接配合。
何毅亭表示,修订草案坚持慈善法作为慈善领域专门法的定位,注意处理好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对其他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够完善的,尽可能在本法中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其他法律已有明确规定的,本法只做原则性、衔接性的规定;对适宜通过制定行政法规或政策细化和解决的问题,在本法中只作原则性、授权性规定,为有关部门和地方结合实际实施法律、开展创新预留空间。
据介绍,现行慈善法共12章112条。修订草案新增1章21条、修改47条,共13章133条,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修改:一是体现慈善功能新定位:完善立法指导思想;明确党对慈善事业的领导;加强慈善工作组织协调;健全慈善信息统计。二是回应慈善发展新问题:新设应急慈善专章;完善网络慈善有关规定;填补网络个人求助法治空白。三是优化慈善促进新措施:优化慈善组织制度;优化慈善募捐制度;全面优化慈善事业扶持政策。四是健全慈善监管新机制:推动慈善监管全覆盖;加强综合监管和行业指导;细化强化法律责任。五是充实慈善信托新制度:系统完善慈善信托制度;全面规范慈善信托运作;强化对慈善信托的优惠扶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审议关于就业工作情况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等 栗战书出席会议

最高人民法院 2022-12-28 23:44 发表于北京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


艾力更·依明巴海副委员长主持会议。本次会议采用现场出席和网络视频出席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常委会组成人员134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听取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新时代十年我国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总体形势,提出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和灵活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


会议听取了审计署副审计长王本强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审计整改工作部署和成效,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要求立行立改的问题有4412个已整改到位,要求分阶段整改的问题有1162个已完成整改,要求持续整改的问题均制定了措施和计划。审计署将持续加强跟踪督促检查,查改联动、破立并举,确保整改合规到位,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刘昆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基本情况,加强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关于下一步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积极完善制度政策体系,支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政策精准可持续;健全资金分配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年多来依法治江护江兴江取得积极进展,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的意见和建议:强化学习宣传,全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突出生态修复,依法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落实法定职责,依法强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加强顶层设计,凝聚长江大保护工作合力;健全法规标准,完善长江保护法治体系。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证照分离”改革涉及暂时调整适用法律有关情况的中期报告。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9203件,统一交由208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振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分别作的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的代表建议提、交、办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代表建议工作机制日臻完善。各有关方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建议并答复代表,提高办理效率,抓好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作的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22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五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接收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及特别行政区法律共7261件。经过持续努力和有力推动,备案审查工作逐步实现显性化、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备案审查制度机制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利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报告还介绍了2022年备案审查工作总体情况并提出了2023年工作初步安排和考虑。


会议听取了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移民管理局局长许甘露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深化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外国人治理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沈跃跃、吉炳轩、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蔡达峰、武维华,秘书长杨振武出席会议。


国务委员赵克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部分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副省级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