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党政组织机构 > 正文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北京市境内教育部直属大学

时间:2021-09-27 12:5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北京市境内教育部直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CAU),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华人民共...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北京市境内教育部直属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CAU),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肇始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23万平方米;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开办本科专业76个;有全日制本科生13483人,全日制研究生12134人;有专任教师2007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馆藏图书近200万册。

中文名丨中国农业大学

外文名丨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丨中国农大、CAU

创办时间丨1905年

办学性质丨公办高校

历史沿革→前身溯源

北京农业大学→三大源头

一、北京大学农学院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2月6日,京师大学堂设立农科学部。

民国元年(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为学校分科大学之一。

民国三年(1914年)3月,农科大学改为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归教育部管辖。

民国十二年(1923年)3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学校更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农科。

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北京农业大学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改为西安林大农学院;同年12月,北平伪临时政府合并北京大学、北平大学成立“国立北京大学”,设有农学院。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西安联大改为西北联合大学,临大农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农学院。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20日,农学院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国立西北农学院。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教育部特设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将原日伪“北大”农学院编为第四分班。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临大补习班结束,第四分班并入北大农学院。

1949年7月,辅仁大学农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农学院。

二、清华大学农学院

民国十年(1921年),清华学校开设农业课程并成立农科。

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清华学校更名清华大学,农业课程停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秋,建立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春,清华大学农学院在长沙筹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增设植物生理组。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农业研究所改为清华大学农学院;同年9月30日,农学院迁入原土木工程专科学校。

三、华北大学农学院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延安自然科学研究所成立;同年12月,研究所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具有高等学校性质。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自然科学院设物理、化学、地矿、生物四系;同年9月1日,正式上课。

民国三十年(1941年),自然科学院直属中央文委领导。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自然科学院等合并为延安大学,归边区政府领导,为独立学院。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月,生物系改为农业系。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延安大学农业系并入北方大学,成立北方大学农学院。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原北方大学农学院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

合并发展

1949年9月,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

1950年4月8日,学校正式命名为北京农业大学。

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

1981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北京农业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

四大前身

一、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

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在冀衡农场举办拖拉机训练班。

1950年4月1日,在训练班的基础上创立中央农业部双桥机耕学校。

二、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1949年12月,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成立。

三、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

1949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成立,设农业机械系。

1951年秋,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开始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联合办学。

四、平原农学院

1951年7月,平原农学院成立,设农学、畜牧兽医、森林三个系和棉花专科班。

合并发展

1952年10月15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成立。

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部分干部、教师和学生共约100人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7月,学校改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同年,学校农学系农学专业并入东北农学院。

1954年,学校改由教育部领导。

1957年,学校属农业部领导。

1959年秋,农业部拖拉机站干部学院并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1960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1965年,学校改属八机部领导。

1970年,学校搬迁至四川省重庆市,其间,校名先后改为四川农机学院、重庆农机学院、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1979年,学校搬回原址,恢复校名,归属农业机械部。

1982年4月,学校改属农牧渔业部。

1985年10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合并发展

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

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高校。

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与烟台市人民政府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合作建设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

2004年,学校被列入国家“985工程”高校。

2006年,入选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9月,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5年,学校成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8月,中国农业大学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月17日,加入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同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1月6日,倡议发起的“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同年9月,被认定为“2021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同月,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12月,中国农业大学牵头成立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

2022年2月14日,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9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揭牌仪式在东区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有学院18个,开办本科专业76个。

2022年2月,学校新增酿酒工程专业、城乡规划专业、金融学专业、法学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会计学专业、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二级学院  本科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试验班 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园艺、园林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气象学、生态学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草业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木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学、法学、传播学和英语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土地整治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水产养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强基班 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含植物育种、动物育种)。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68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966人。专任研究生导师16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96人、硕士生导师56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3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 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0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个。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和中国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中国国内外学者担任名誉教授。

专职院士:石元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李季伦(中国科学院)、吴常信(中国科学院)、陈文新(中国科学院)、武维华(中国科学院)、汪懋华(中国工程院)、戴景瑞(中国工程院)、李德发(中国工程院)、张福锁(中国工程院)、康绍忠(中国工程院)、任发政(中国工程院)、沈建忠(中国工程院)。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芳(2012年)、朱鸿亮(2016年)、杨绍青(2018年)等。

“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赖锦盛(2013年)、王军军(2013年)、杨富裕(2014年)、刘庆昌(2014年)、王鹏(2015年)、陈龙健(2015年)、姚颖垠(2015年)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沈建忠(2006年)、陆雅海(2006年)、谯仕彦(2006年)、郭岩(2013年)、孙传清(2013年)、杨汉春(2013年)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赖锦盛(2014年)、杨淑华(2014年)、郭岩(2014年)、李胜利(2014年)、杨汉春(2014年)、毛恩荣(2014年)、滕光辉(2014年)、叶敬忠(2014年)、王璞(2018年)、李天忠(2018年)、赵要风(2018年)、张英俊(2018年)、郭顺堂(2018年)、江正强(2018年)、杨敏丽(2018年)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3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社会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力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学、数学、大气科学、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兽医。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农业、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兽医、公共管理、工商管理、金融、风景园林、会计。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业经济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农村发展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动物学、生态学、水文学与水资源、蔬菜学、土地资源管理。

学科评估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农业大学有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中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

在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农学与林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0,成为中国大陆高校进入前10名的4个学科之一。[40]截至2019年12月,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和药理学与毒理学10个学科和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

序号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评估结果 位次百分位

1 0828 农业工程 A+ 前2%或前2名

2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A+ 前2%或前2名

3 0901 作物学 A+ 前2%或前2名

4 0905 畜牧学 A+ 前2%或前2名

5 0906 兽医学 A+ 前2%或前2名

6 0909 草学 A+ 前2%或前2名

7 0710 生物学 A 2%~5%

8 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A- 5%~10%

9 0904 植物保护 A- 5%~10%

10 0713 生态学 B+ 10%~20%

11 0815 水利工程 B+ 10%~20%

12 0902 园艺学 B+ 10%~20%

13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B+ 10%~20%

14 1204 公共管理 B+ 10%~20%

15 0303 社会学 B 20%~30%

16 0802 机械工程 B 20%~30%

17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B 20%~30%

18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 30%~40%

19 1202 工商管理 B- 30%~40%

20 0703 化学  C+ 40%~50%

21 0701 数学  C 50%~60%

22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C- 60%~70%

23 0808 电气工程 C- 60%~70%

24 0814 土木工程 C- 60%~70%

25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C- 60%~70%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北京市精品课程25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0门、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资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动物医学、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社会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种子科学与工程、农村区域发展。

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动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环境科学类、化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生物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植物生产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农业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兽医免疫学、普通昆虫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设施农业工程工艺、草地学、家畜繁殖学、兽医外科学、土壤学、兽医寄生虫学、农业推广学、植物生物学、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中兽医学、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画法几何与技术制图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案例教程、计算机图形学、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信息安全概论、食品营养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植物生物学、设施农业工程工艺、草地学、动物解剖学、家畜繁殖学、动物遗传学、普通遗传学、普通昆虫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经济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食品与健康(1~4讲)等。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与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机械与农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水利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化学。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0个):农学、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农业建筑与能源工程、动物医学、农业水利工程、农林经济管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园艺。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地理信息科学、生物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会计学等[84]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植物保护、动物医学。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北京市精品课程(25门):土地利用规划、流体力学、普通化学及实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物化学、普通昆虫学、家畜繁殖学、植物营养学、设施园艺学、食品化学、农业微生物、管理学、农业项目投资评估、土壤学、作物育种学、农业推广学、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微生物生物学、发酵工程、动物系统解剖学、植物生物学、机械制造工程学、农业经济学、《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

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0个):生物化学、植物学A、大学物理实验、设施园艺学、程序设计、动物解剖学、微观经济学、植物育种原理、高等数学(A)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利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学生成绩

截至2021年9月,近五年来,学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国国内外高水平论文338篇;本科生申请获批专利127项,软件著作权102项;本科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494项,30多支学生创业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研究生教育成果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研究生在各类竞赛中中,获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件15项、三等奖7项;省部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16项。

教学成果

2020至2021学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最近一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最近一届);学校教师主持建设的国家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7项,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5项。

中国农业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成果名称  等级  年度

在“教学-科研-推广”中建立农科实践教学体系 国家特等 1989年

《蔬菜采后生理学》等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国家二等 1993年

“教学、生产、实验”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 国家二等 1997年

植物形态解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国家二等

创建两段式培养模式和三平台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本科人才 国家一等 2001年

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

农业工程大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 2005年

农林科“双基”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

创建‘两体系、三层次、模块化’教学体系 培养植物生产类本科创新人才 国家二等 2009年

构建国际化教育教学平台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国家二等

突出农工交融的农业院校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

农业现代化创新领军人才“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99个、省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7个。

中国农业大学省部级以上实验室、中心及野外站台一览表

平台名称 建设时间 批准部门 级别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7.10 科技部 国家级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2.01 科技部 国家级实验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5.03 科技部 国家级实验室

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2008.11 国家发改委 国家级实验室

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05.1201 科技部 国家级野外站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0601 科技部 国家级中心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1.01 科技部 国家级中心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 2011.09 国家能源局 国家级中心

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016.12 科技部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1998.04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国家家禽测定中心 1999.01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 1999.09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1.06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实验室

作物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1.06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实验室

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1.06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实验室

生物饲料添加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1.03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动物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1.03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1.05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种子病害检验与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1.05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设施蔬菜生长发育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2.05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植物源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2.05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2.01 教育部 省部级实验室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2.01 教育部 省部级实验室

功能乳品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 2003.11 教育部 省部级实验室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5.12 教育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 1996.1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1996.1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 1996.1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1996.1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1996.1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002.1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2002.1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土壤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2002.1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兽药残留及违禁添加物检测重点实验室 2008.07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 2008.07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饲料安全与生物学效价重点实验室 2011.07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1.07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1.07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园艺作物营养与生理重点实验室 2011.07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农业信息获取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1.07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检测实验室 2003.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国家动物寄生原虫实验室 2004.09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 2004.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国家级兽药安全评价(环境评估)实验室 2007.10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 2011.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2012.05 国土资源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草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2005.10 农业部 省部级野外站

农业部武川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2005.10 农业部 省部级野外站

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吴桥科学观测实验站 2008.07 农业部 省部级野外站

农业部河北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07 农业部 省部级野外站

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07 农业部 省部级野外站

农业部桓台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07 农业部 省部级野外站

种苗健康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2011.04 北京市发改委 省部级中心

先进农业传感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2011.12 北京市发改委 省部级中心

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2.05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中心

畜产品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2010.01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中心

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8.09 河北省 省部级中心

玉米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1.01 教育部 省部级中心

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6 教育部 省部级中心

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6 教育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7.10 教育部 省部级中心

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9.12 教育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1998.11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1998.11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2003.04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2003.04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兽药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2003.04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2007.11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 1996.04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保护性精细耕作研究中心 1999.05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0.11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国家农业野生植物鉴定评价中心(水稻) 2007.12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国家果蔬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2008.10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研发分中心 2009.11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 2012.12 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实验室

畜禽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3.06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3.06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北京市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06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中心

农业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化学性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 2013.04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温室设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3.11 科技部 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北京市畜禽健康养殖环境与福利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4.03 北京市科委 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花卉发育与品质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4.06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北京市供水管网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4.06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中心

北京市果树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4.06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中心

北京市生鲜乳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5.06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中心

食品非热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5.06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研究北京创新中心 2013.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6.12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植物蛋白与谷物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6.12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9.01 科技部 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6.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草地管理与合理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6.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 2016.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食用)重点实验室 2016.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 2016.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 2016.12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作物分子育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2017.10 教育部 省部级实验室

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 2017.10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委 省部级实验室

青贮饲草料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 2018.01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奶牛营养及生态健康养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8.05 北京市科委 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食品精准营养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8.09 教育部 省部级实验室

改良草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9.0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省部级中心

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 2019.03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 2019.07 农业部 省部级基地

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19.08 教育部 省部级野外站

河北曲周绿色农业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19.08 教育部 省部级野外站

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19.10 教育部 省部级中心

中国轻工业食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019.11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省部级实验室

中国轻工业健康饮品重点实验室 2019.11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省部级实验室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曲周) 2020.04 农业部 省部级基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 2020.0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省部级中心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2020.10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省部级基地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曲周试验站 2020.11 农业农村部 省部级野外站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无损评价鉴定仪器设备技术北京中心 2020.12 农业农村部 省部级中心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总经费达到50.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5%。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977篇,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6%,在 Science、Nature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1项、省部级奖励173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1%;授权专利1900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40%;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2017年至2021年,学校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0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9项,其中主报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3项。

2017年至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级科研获奖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主持人 获奖名称  获奖时间

1 生鲜肉品质无损高通量实时光学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彭彦昆等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7年

2 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福军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番茄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廖小军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 张蕴薇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5 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 宋卫堂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 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

李隆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7 月季等主要切花高质高效栽培与运销保鲜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俊平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

8 半纤维素酶高效生产及应用关键技 江正强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9 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 金危危等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0 主要蔬菜卵菌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西莉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 王爱国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2 新型饲用氨基酸与猪低蛋白质饲料创制技术 谯仕彦等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9年

13 饲草优质高效青贮关键技术与应用 杨富裕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4 水产集约化养殖精准测控关键技术与装备 李道亮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5 北方玉米少免耕高速精量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 李洪文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6 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覃兆海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7 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筛选及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 李平兰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8 耐密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中单808和中单909培育与应用 李绍明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 黑土地玉米长期连作肥力退化机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创建及应用 王琦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至2019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统计表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据2021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藏书总量近220万册;订购纸本中文期刊1400多种,外文期刊280余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90余个。

学术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学报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核心库,C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并被国内外其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类期刊。学报主要常设发展转型、乡土社会、经济管理、随笔书评等栏目,不定期开设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农村教育、农村扶贫等专栏。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农药学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农药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主要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学报被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期刊等收录。

《植物保护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农业核心期刊。主要有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简报等栏目。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技术文摘CABI、美国农业文献索引AGRICOL、《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录。

《植物病理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主办,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学术期刊。学报设有特邀专栏、专题评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方法等栏目。学报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英国农业与生物技术文摘(CAB)、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等收录。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共同主办,是一份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提供服务的科学期刊。学报设有专家论谈、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快讯与简报等栏目。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来源期刊,被CA化学文摘(美)(2014)等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还设有《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中国葡萄酒》《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Phytopathology Research》《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等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9月,学校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美洲各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大学、研究单位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巴西圣保罗大学成立了“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A5)”,并在联盟机制下建立了近20个教育和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与康奈尔大学合作举办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设中荷奶业中心。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先后成立了“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组织中国国内40所、中国国外35所农林院校联合成立了“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依托联盟建设了11个“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心;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等组织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政策对话、智库研究和国际发展项目等合作;与包括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东京农业工程大学、悉尼大学、坦桑尼亚苏库因大学等院校开展本科、硕士、博士联合培养、合作办学、学术竞赛、夏令营等各类国家公派和校际交流项目。

文化传统

校徽

中国农业大学校徽的图形为:以书本、麦穗和齿轮托举手绘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老校门,1905代表学校始源年份,上方环绕学校中英文名称。

释义:校徽颜色选用生命绿,以植物的色彩,体现农业特点,象征生机勃勃蓄势待发。校徽整体呈盾形,代表坚固、稳重和持久;锹和犁的形态体现培养人才的治学理念。从整体上表现“顶天立地”,上部象征进取和开放,下部表现面向社会的办学主旨。以手绘农科大校门和“1905”表示学校始源。以托举状的麦穗寓意托举农业未来的重任;麦穗和齿轮代表农科和工科;书本图案代表传播知识、培育英才,还象征翱翔的海鸥,预示大学腾飞的美好未来。

标志色

学校主要标识色为生命绿,辅助标识色为厚土金。

校旗 :  学校校旗正中是中英文校名及校徽,色彩按照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规定的标准色和辅助色搭配应用。

精神文化

校训 :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释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中国农大以农立校,国富民殷、强农为本,是中国农大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以"解"代"哀",以此为己任的大气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气,恰切地表现了中国农业大学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

以"育天下之英才"接"解民生之多艰"充分体现了中国农大作为农业高校首府的教育特性,磅礴有力、气势不凡,上合学校百年深厚历史,下启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世纪雄心,以育"天下"英才为乐,也体现了中国农大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理想。

校风 :  团结、朴实、求是、创新

校歌 :  学校校歌为《金色的希望》,由石顺义作词、张伟作曲。

中国农业大学校歌《金色的希望》

(女)戴上我们的校徽,就怀揣一片绿色的向往。

(男)走进我们的课堂,就走进田野金色的希望。

(女)翻开我们的书本,就闻到五谷淡淡的清香。

(男)走出我们的校门,就担起天下饱暖和安康。

(合)啊,燕山脚下,书声琅琅。啊,桃李满园,天高地广。

今天我们在这里奋发向上,明天我们从这里铺开那万里春光。

社团文化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校级社团77家、院级社团20余家,社团成员7000余人;开展了文艺展演比赛、科技文化节、“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系列活动、主题团日活动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姜沛民

党委常务副书记 张东军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秦世成

党委副书记 王勇、李培景

校长  孙其信

副校长 钱学军、辛贤、林万龙、杜太生、田见晖

知名校友

陈漫远 曹晓风 陈文新 戴景瑞 郭予元

高福  侯锋  康乐  匡廷云 康绍忠

康绍忠 李德发 李季伦 娄成后 孟安明

石玉林 孙大业 沈建忠 石元春 田波

武维华 汪懋华 吴常信 张福锁 朱有勇

曾德超 曾士迈 鲍文奎 陈凤桐 蔡邦华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被表彰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2022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被授予“北京市农村工作(2017-2021年)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团委被表彰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