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技管理策略 > 正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时间:2022-12-07 12:11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国政府网 2022-12-07 11:12 发表于北京丨来源: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国政府网 2022-12-07 11:12 发表于北京

来源: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锻造纪检监察铁军,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以强有力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问题。要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对享乐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醒悟、知止。要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深挖细查、严惩不贷,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进一步铲除腐败滋生土壤。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好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情况和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准备情况汇报。

会议同意明年1月9日至11日召开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政府网 2022-12-07 12:56 发表于北京

来源:新华社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通报有关情况 汪洋李强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出席

12月2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李克强、汪洋、李强、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谈会。李克强受中共中央委托通报了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有关考虑。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朱彤先后发言。他们完全赞同中共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并就推动长江黄河流域纵向协同发展、提升底层技术研发能力、加强科技人才引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调动和保护民间投资积极性、完善平台经济税收治理、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打好高质量就业“组合拳”、优化精准防控疫情举措、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习近平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剧、新冠疫情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特别是有力应对一些国家推动经济科技“脱钩”等挑战,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稳定,稳住经济大盘。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经济年均增长5%以上,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全球居于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呈现明显改善和趋势性好转,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表示,今年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就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等工作,以直通车方式提出意见建议53件,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对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3点希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合作初心,传承优良传统。二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效扩大内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激发微观经营主体活力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有分量的意见建议。三是以换届为契机深入做好政治交接,认真组织好换届工作,顺利实现人事更替,进一步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确保多党合作事业根基永固、薪火相传。

石泰峰、刘鹤、孙春兰、何立峰、王勇、肖捷,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陈晓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和蒋作君、李钺锋、黄荣、窦晓玉等。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新走向

中国政府网2022-12-07 18:13发表于北京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新走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关键。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这次重要会议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对于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活力,意义重大。”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7日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明确了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等十条优化措施。

董煜说,当前稳增长任务十分重要,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活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实现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今年以来,我国积极贯彻落实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果断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明年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挑战,此次会议明确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有助于保持政策力度和强度,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确保明年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合理增长。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各类政策的着力点和实施方式,发挥协同效应,将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会议还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显示出战略有定力、市场有潜力、政策有合力,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

今年以来,我国以开放之势蓄发展之能,吸引外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贸出口展现较强韧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既有条件又有必要。”顾学明说,外资具有联通国内国际的独特优势,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扩大有效投资短期内有助于扩大内需,长期看有利于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提升供给质量,进而引领和创造新的需求,推动形成供需良性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董煜说,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落实好政治局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才能有效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持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兜牢民生底线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会议强调,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兜牢民生底线,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周密部署,体现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会议突出强调‘落实’,就是要通过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恢复发展,这释放了提振市场信心的强烈信号,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重要指引。”王军说。


附: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6大重磅信号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一般而言,每年4、7、10、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10月不一定召开),都会研究经济工作。在12月政治局会议结束几天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会召开,政治局会议的一些定调也会延续到经济工作会议中,12月政治局会议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
据记者梳理,本次会议主要有以下重大信号:
1.会议召开时间较早
从过往看,12月政治局会议在12月6日-13日之间召开,今年12月6日召开,和去年一样相对较早。如果政治局会议召开得早,那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也相对靠前,有利于更好地部署2023年的经济工作。
2.稳增长为重,明年经济增速目标预计在5%或以上
会议提出,明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表述看,对稳增长的诉求有所增加。近期,多位官方智囊也表达了对经济增速目标的预期,2023年的增速目标预计在5%或以上,这既和当前的潜在增速相符,也符合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11月26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上表示,要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从2020年起第一个五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应争取达到5.5%,第二个五年5%,第三个五年4.5%。在此情况下,未来五年特别是2023年,推动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11月26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上表示,这三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长率,这种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建议2023年政府应提出不低于5%的增长目标。
他还说,如果2023年上半年能够大步或者全面摆脱疫情冲击的影响,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到位,实际增速可能更高一些,应力争2022-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左右。
当然,除了量的指标,也需关注质的指标。
据梳理,“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于2019年,和“质的稳步提高”对应出现的——2019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而到了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质的稳步提升”排在前面(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次“质的稳步提升”变成了“质的有效提升”,继续排在前面,对经济增长质的要求更迫切。
3.明年着重扩大内需,消费有望恢复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到疫情冲击、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外需高位回落甚至一度转负,消费疲弱、近期增速也转负(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投资靠基建投资勉力支撑。
此外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考虑到明年海外经济衰退等因素,外需继续放缓是大势所趋。内需在疫情防控优化背景下,消费增速预计会有好转,但基建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难度加大。
4.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明年赤字率预计为3%或以上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定调也是“加力提效”,2019年赤字率由上年的2.6%上涨到当年的2.8%,专项债由上年的1.35万亿增加至2.15万亿。
考虑到今年1.6万亿一次性上缴因素不再、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消耗等,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更多需要赤字去平衡,赤字率达到3%甚至更高水平的概率较大(今年赤字率为2.8%)。
因为地方政府债务率达到警戒线,专项债额度大幅扩张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保持在3.65万亿左右。11月份,监管部门已向地方下达了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随同下达的还有提前批一般债额度。
发行使用方面,监管部门要求,提前批额度明年1月份启动发行,争取明年上半年将债券资金使用完毕。
5.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总量宽松也有可能
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精准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支持特定领域,有力意味着货币政策要真正作用于实体经济并见到实效。
央行行长易纲12月2日在泰国中央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联合主办的“全球变局下的中央银行”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当前通胀率约2%,这尤其得益于粮食的丰收和能源价格的稳定。中国天然气和石油价格与国际水平基本一致,煤炭价格保持平稳,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这对中国电价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明年中国的通胀仍将保持在温和区间。
通胀在温和区间意味着明年国内物价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再叠加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明年货币政策总量宽松操作仍有一定空间。
6.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会议表示,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会议再次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提出“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需要注意的是,“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是新提法。

“四个敢”!中央定调2023年经济

记者 李金磊 中国新闻网 2022-12-08 18:02 发表于北京
2023年中国经济怎么干?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此次重磅会议定调了明年经济工作,突出一个“稳”,明确五大政策,提出“四个敢”,释放出重要信号。

突出一个“稳”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会议做出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注意到,会议突出了一个“稳”字,新闻通稿共14处提到“稳”。

全国政协常委,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张连起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稳增长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更强,提振市场信心的力度更大。
  
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稳增长是推动2023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实现稳就业、稳物价、防风险、调结构、促升级等其他目标的基础。
  
要求“开好局起好步”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为5.5%左右,但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3%。
  
冯煦明认为,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一对有机体,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保持量的合理增长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的重要前提。
  
冯煦明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呈现加快恢复态势,经济增速将逐步向潜在增长率水平回归。在基数效应和二十大政策红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全年有望实现5%以上的经济增速。

强调形成合力
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会议指出,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10条新措施,包括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等等。
  
12月以来,全国多地已经开始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不再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
  
张连起表示,2023年上半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努力摆脱疫情冲击影响,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加大力度,稳预期稳信心见到成效,实际增速可能更高一些。
  
明确五大政策
财政“加力提效”,货币“精准有力”
  
会议部署了五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定调并未发生变化,但具体要求却有新内涵。
  
张连起建议,明年财政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而可用结余资金相比往年略显不足,因此明年财政赤字率可以考虑略微提高,可按3.1%来安排,接近2021年水平,适度扩大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冯煦明表示,在企业和居民部门需求收缩、信贷意愿不足、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阻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应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总需求中的作用。同时,货币政策应为财政政策提供支持,通过引导相关利率下行降低政府增量融资成本和存量债务负担,防止流动性冲击和债务负担推升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提出“四个敢”
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张连起认为,提出“四个敢”的背后,是这三年以来这四方面有“躺平”“内卷”倾向,这突出了问题导向,要激发整个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冯煦明表示,作为给明年经济工作谋思路、定调子的会议,提出“四个敢”,就是要对全社会释放出两个明确信号:一是发展的信号。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干事创业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二是创新和改革的信号。创新是指科技产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创新,创新和改革都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接下来,随着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出台落地,这些信号会更加明确,它对社会各界的引导作用也会加快凸显出来,激励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在创新和改革中释放发展活力,积聚发展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惯例,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快也将召开。届时,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脉络会更加清晰。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新走向

瞭望 2022-12-08 11:35 发表于北京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新走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关键。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这次重要会议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对于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活力,意义重大。”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7日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明确了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等十条优化措施。
董煜说,当前稳增长任务十分重要,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活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实现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今年以来,我国积极贯彻落实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果断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明年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挑战,此次会议明确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有助于保持政策力度和强度,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确保明年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合理增长。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各类政策的着力点和实施方式,发挥协同效应,将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会议还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显示出战略有定力、市场有潜力、政策有合力,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
今年以来,我国以开放之势蓄发展之能,吸引外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贸出口展现较强韧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既有条件又有必要。”顾学明说,外资具有联通国内国际的独特优势,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扩大有效投资短期内有助于扩大内需,长期看有利于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提升供给质量,进而引领和创造新的需求,推动形成供需良性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董煜说,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落实好政治局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才能有效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持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兜牢民生底线】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会议强调,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兜牢民生底线,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周密部署,体现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会议突出强调‘落实’,就是要通过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恢复发展,这释放了提振市场信心的强烈信号,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重要指引。”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