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管理科学决策 > 正文

习近平: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时间:2022-03-06 10:08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习近平: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人民日报 2022-03-06 09:3时间:3月5日下午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每年来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煤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凿开混沌得乌金。这...

第一观察|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讲话贯穿这个主题

新华网2022-03-06 03:05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共同体、共同奋斗……“共同”在新闻稿中出现了19次,成为高频词。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参选全国人大代表。他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初衷:“党中央提出,中央领导同志应选择老少边穷地区参加选举。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既为内蒙古的发展指引方向,也贯穿着推进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补齐短板、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主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奔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须臾不忘。

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脱贫攻坚始终是总书记聚焦的重要议题。

2018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2019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

2020年,决战决胜最后一程遭遇疫情“加试题”。总书记要求“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时将目光放在更长远的“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

2020年,内蒙古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全部“摘帽”。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对于这一脱贫战绩,习近平总书记当面称赞“可喜可贺”。

内蒙古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强调“共同富裕”,展现出推动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5年来,以“脱贫—巩固—衔接—振兴”为纲,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指明方向。


“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共谋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作为资源富集地区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8年3月5日,第一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就结合内蒙古区情特点,为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点题。他形象地说,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同时“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

哪些应当“为”,哪些应当“不为”?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指出,“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不能简单同东部发达地区攀产业、比结构、赛速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书记为内蒙古走好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每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必谈“生态”。关心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一湖两海”污染防治进展,要求“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谆谆叮嘱,都是为了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5年来,内蒙古落实总书记的指示,不断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新路。


“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地处祖国正北方,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生活着55个民族。“对内蒙古来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习近平指明民族团结之于内蒙古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从完善制度到深化教育,唯有固“本”强“基”,才能使民族团结之根越扎越深,民族团结之基越打越牢。

2021年,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今天,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实践中铸牢各民族的精神纽带,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辉煌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新的辉煌也需要各民族继续团结奋斗。

“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指引、擘画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人民日报 2022-03-06 09:3

时间:3月5日下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每年来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煤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
  
凿开混沌得乌金。这一次,来自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贾润安代表,发言的题目就是《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很有感触。
  
2020年秋天,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世界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事情的难度可想而知。
  
撸起袖子,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然而,有些地方难免步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
  
此刻,在人民大会堂的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听了代表们的发言,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这件事,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双碳’目标是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
  
急不得也慢不得。稳扎稳打,步履坚实。
  
总书记谆谆叮嘱,殷殷重托:“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说到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故事,饶有兴致作了分享:
  
“孙中山当年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讽刺一些人。有一个干苦力的,平常拿一根竹竿给人挑东西。有天买了张彩票,把彩票藏竹竿里了,突然发现自己的号码中了头彩,一高兴就把竹竿扔江里去了,心想这辈子再也不用干这种苦力了。结果到领奖处才发现彩票已经随竹竿扔到江里了。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总书记语重心长:“办事情一定要掌握这么一个原则,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谈到“双碳”,总书记讲了一个故事

新华社 2022-03-06 09:55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承担着绿色转型的重任。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话题聚焦“双碳”工作。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谈到这里,总书记点了当前“双碳”工作中的一些误区。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到陕西榆林化工企业,再到山西晋中热电公司,最近几个月,总书记多次走进能源企业,频频谈及“双碳”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这件事,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双碳’目标是从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再有,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孙中山当年给大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讽刺一些人。总书记接着讲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在码头边干苦力的,每天拿着一根竹竿给人挑东西,有天买了张彩票,把彩票藏在竹竿里。突然发现自己买的号中了头彩,一高兴就把竹竿扔到江里了,心想这辈子再也不用干这种苦力了。结果到领奖处才发现彩票已经随竹竿扔到江里了。


“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减碳一定要把握好先立后破这个原则。”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